第2007章 冤假错案的风波(1 / 2)

胡大汉和马千里流窜多地,作案几十起,关键不是没证据,而是证据确凿。

其中,大多数案子没有争议,但有少数案子就像见鬼一样。

有些案子早就审判过,并且“凶手”

已经被砍头,坟头草都长老高了。

如今,刑部官员现,根据各方面的证据,胡大汉和马千里才是真正的凶手,之前被砍头的“凶手”

是冤枉的。

这不是普通的冤枉,而是官府冤枉无辜者。

这事如果传出去,肯定民怨沸腾,官府甚至会失去百姓的信任,失去一些威信力。

如果被御史知道,肯定要写奏折去皇上面前告状,到时候刑部官员都要倒霉。

于是,这些官员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甚至晚上睡不着觉,头掉掉掉……

“哎哟!

尚书大人,这可咋办啊?”

“闯大祸了!”

刑部尚书冯大人作为刑部的老大,也焦头烂额,叹气,说:“这冤假错案都怪底下的地方官。”

“他们伪造证据,又冤枉好人。”

刑部左侍郎点头赞同,说:“案子是在他们当地生的,我们隔得远,并未亲眼所见,哪能了解得那么清楚?”

“证据是捏造的,嫌犯又被屈打成招,一步错,步步错。”

刑部右侍郎黑着脸,用右手手背拍打左手手心,火气大,说:“那些案子送到刑部时,咱们只负责审查案卷。

案卷没问题,就核准死刑了。”

“被冤枉的人早就死了,覆水难收啊!”

“这次要追究责任,理应追究那些胡来的地方官,咱们不能替他们背黑锅。”

其他官员纷纷点头赞同。

“对!”

“冤有头,债有主,责任不在我们。”

“我们千万别被连累啊。”

……

刑部官员在忙着推卸责任,但御史们消息灵通,又是专门负责抓其他官员小辫子的人,他们紧锣密鼓地写奏折,弹劾刑部和大理寺。

刑部负责审案,大理寺负责复核。

如今,这么严重的冤假错案出现了,大理寺也脱不了干系。

御史们十分兴奋,摩拳擦掌。

其中,有个陶御史对刑部轻轻放过,反而重点弹劾大理寺卿唐风年。

他早就看唐风年不顺眼,暗忖:老夫早就觉得唐风年有问题,升官升太快,又假清高,非要摆出鹤立鸡群,不同流合污的假模假样。

早就有人写匿名信,检举揭唐某的十大罪状。

如今,这伪君子终于露出马脚!

看老夫如何扳倒你!

另外,还有个彭大人,也特别兴奋,直接把这消息透露给妻子,还展露出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一边抚摸八字胡须,一边说:“你总是夸赞的那个唐风年,这下子要倒霉了。”

“他身为大理寺卿,搞出冤假错案,哼哼……”

他与唐风年结怨的原因,不在于官场,而在于家中琐事。

因为妻子总是拿唐风年举例,说唐大人洁身自好,不纳妾,不饮酒,长相又格外清俊,值得世间所有男子学一学。

还有一句原话:“不好色,不喝酒,官运亨通。”

彭大人每次一听这话,都嗤之以鼻,反驳:“不喝酒,会被别的官员排挤。”

“至于好色,莫要胡说八道。

纳妾乃人之常情,是为了传宗接代,开枝散叶。”

此时此刻,彭夫人大吃一惊,花容失色,问:“唐大人官德那么好,怎么会出这种事?”

“是不是存在什么误会?”

她除了欣赏唐大人,还喜欢赵宣宣。

因为她与欧阳大少奶奶相熟,经常去欧阳家赴宴,与赵宣宣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