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8章 陈阳说的没错(6 / 7)

平静如水,此刻却像投入了一颗石子,荡漾起层层涟漪。他缓缓地,几乎是虔诚地,将目光投向木盒内部。仅仅一眼,他便被其中的珍宝所深深吸引,原本略显慵懒的姿态瞬间变得精神抖擞,眼中闪烁着难以抑制的光芒,如同夜空中骤然亮起的星辰。这老鬼子手里,果然藏着好东西!

    清乾隆 翡翠碗 (一对)

    木盒内,静静地躺着两只翡翠碗。它们仿佛一对孪生兄弟,材质、造型、规格,甚至连碗身上天然的纹理都如出一辙。每一只碗都是由一整块翡翠原石雕琢而成,浑然天成,毫无拼接的痕迹。翡翠的底色是温润的白色,其间飘荡着青翠欲滴的绿色花纹,如同水墨画般晕染开来,又带着几分青花瓷的雅致美感。

    碗壁薄如蝉翼,却又均匀得不可思议,丝毫不见裂纹或瑕疵。透过光线,甚至能隐约看到对面物体的轮廓。碗口直径足有十七八厘米,高度则在八厘米左右。如此硕大的翡翠碗,其原石必然重达十几公斤,即使在翡翠资源丰富的年代,也实属罕见。不过转念一想,乾隆皇帝以奢靡著称,对于御用之物更是极尽铺张,用料不计成本,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两只翡翠碗,造型端庄典雅,规整秀丽,口沿微微外撇,边缘锋利得如同刀刃,弧形的腹部与圈足相得益彰,整体器形与乾隆官窑瓷器中的对碗一致。碗壁薄而细腻,白润的底色中透着闪闪的翠色,碧绿的光芒令人赏心悦目。其造型圆融流畅,体态婀娜多姿,仿佛一位身着华服的仕女,优雅而高贵。经过工匠的精心打磨,碗身散发着温润的宝光,虽然厚度不及蝉翼,却也厚薄均匀,恰到好处。增一分则嫌臃肿,减一分则失其丰满,可谓是巧夺天工,堪称皇家御用之物的典范。

    在当时的工艺条件下,制作如此精美的翡翠碗,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据说在清朝乾隆时期,玉器制作的损耗率高达百分之八十左右。这意味着,为了制作出一只完美的翡翠碗,背后可能要付出四个甚至更多残次品的代价。每一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