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引擎的嗡鸣低沉而嘶哑,如同一位濒临油尽灯枯的老者,拼尽最后一丝力气推动着“星尘号”
残破的身躯,划破深邃幽蓝的宇宙帷幕,朝着那片越来越近的诡异紫色光团驶去。
主控室里,灯光昏暗,只有主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和那片占据了大半视野的紫色星球影像,散着幽幽的光芒。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金属焦糊味和能量过载后的臭氧气息,混合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紧张与压抑。
林清浅站在主控台前,纤细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快地跳跃,一行行复杂的代码和分析数据在她眼前流淌。
她的脸色有些苍白,连日来的高强度精神力消耗和之前战斗留下的隐伤,让她略显疲惫,但那双清澈的眼眸却依旧锐利如鹰,紧紧锁定着屏幕上关于紫色星球的每一个参数。
“引力场异常稳定,但强度是标准行星的一点七倍。
大气成分极其复杂,除了已知的几种惰性气体,还检测到大量未知的紫色粒子,它们似乎……在自主排列组合,形成一种动态的能量场。”
她的声音冷静而清晰,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最奇怪的是,星球表面的能量读数……忽高忽低,完全没有规律,就像是……”
“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正在呼吸的熵增熵减实验场。”
陆沉舟的声音从她身后响起,带着沉稳的磁性。
他穿着一身简洁的黑色作战服,勾勒出挺拔健硕的身形,肩甲处还残留着之前与虚空异兽搏斗时留下的细微划痕。
他走到林清浅身边,目光同样落在那片诡异的紫色上,眉头微蹙,“那些紫色粒子,让我想到了‘轮回之隙’中弥漫的能量,但更加……活跃,也更加混乱。”
“轮回之隙”
,那是他们两人记忆中无法磨灭的烙印。
一次次的重生,一次次的别离,被无形的齿轮驱动着,在不同的时空上演着相似的悲欢离合。
而“熵增”
与“熵减”
,则是贯穿他们轮回的核心谜题——熵增代表着无序、衰败、终结,而熵减则象征着有序、新生、逆转。
他们的轮回,似乎就是这两种力量永恒博弈的具象化。
林清浅微微点头,调出一组对比数据:“没错,能量波动的模式,和我们记录中轮回之力动时的能量模型,有百分之七十三的吻合度。
陆沉舟,这颗星球……很可能就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轮回节点’,或者说,是这次轮回之劫的关键。”
“轮回之劫……”
陆沉舟低声重复着这四个字,眼神深邃如夜。
他们早已不是初次经历轮回,但这一次,却格外不同。
之前的轮回,虽然痛苦,但总有迹可循,仿佛是一场设定好的程序。
但这一次,从“星尘号”
意外坠入这片未知星域,到遭遇诡异的空间乱流和虚空异兽,再到如今这颗散着轮回气息的紫色星球,一切都充满了未知与失控。
熵增的力量,似乎前所未有的强大,而熵减的希望,却如同风中残烛。
“引擎能量还能维持多久?”
陆沉舟转而问道,眼下最迫切的,是确保飞船能够安全着陆。
负责引擎系统的老机械师老王,顶着一头乱蓬蓬的白,擦了擦额角的汗水,声音带着疲惫却透着一股韧劲:“头儿,浅丫头,应急引擎是用备用核心勉强驱动的,能量储备只剩百分之十七。
如果只是维持最低巡航,还能撑半天,但要是进入大气层,尤其是那片紫色能量场的干扰……我不敢保证能撑过十分钟。”
十分钟。
主控室里的气氛瞬间凝固。
十分钟,要穿过一片未知的、充满能量干扰的大气层,在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