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敌军虽溃,然其海空优势无损,主力未遭毁灭性打击。
若我以疲敝之师,击敌预设阵地或待援之敌,战事极易陷入胶着,反予敌,喘息反扑之机。
此刻休整,恰是为下一次决定性进攻‘蓄力’,至关重要。
二、 我军最大命门在于持续力,此弱点恐已为敌所察。
“此次战役充分暴露,我军攻势之持续时间与纵深,严重受制于粮弹补给、特别是重型炮弹的供应能力。
车辆损毁巨大,运输线遭敌空军严密封锁。
敌军新指挥官上任,必会全力研究我之行动规律。
其很可能已发现,我强大攻势难以维持一周以上。
敌未来极可能采取‘避我锋芒、挫我锐气、击我惰归’之策:
即战役初期依托火力优势节节抵抗,刻意消耗我弹药与有生力量;
待我攻击势头减弱、补给难以为继时,立即投入预备队发起凶猛反击。
若不及早解决此‘持续力’短板,未来作战将极为被动。”
三、 技术装备之效能与短缺,决定战场天平倾斜。
“此次作战,炮兵、通讯、侦察分队作用凸显。
然此类技术兵种骨干伤亡后补充困难,装备缴获虽多,但操作维修人才奇缺。
敌军技术优势,尤其空中威胁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