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认 第143章 争论(2 / 4)

nbsp; 他没有任何犹豫,立刻提笔,在昌平报告首页的空白处,用遒劲的笔迹写下转报意见:

    “转华北局:

    昌平县此报,乃应对南方XX部队疫病危局之极限处置实录。其情之急、其行之险、其心之诚,跃然纸上!

    一、 南方疫病之烈,非战斗减员之重,华北局早有详报,昌平此措实为绝境下的背水一战!

    二、 所制‘金蒜粗提液’、‘伏龙肝粉’,虽工艺简陋、时效极短、风险自承,然宋文清、马敬斋以专业声誉背书其特定条件下之有限效用,总胜于无药等死!

    三、 昌平县委,尤陈朝阳同志,在此次危机中展现之决断力、组织力72小时全县总动员、创新兼容科技雏形与传统验方,堪称基层应对突发后勤危机之典范!

    四、 请华北局及总后速审阅,并酌情考虑:1. 资源回填(药品、蒜种);2. 技术支持(稳定‘金蒜’工艺);3. 追踪评估(前线反馈)。昌平已竭尽所能,后续需上级支撑!

    —— 通河地委 王明远 急呈”

    这份承载着昌平血汗与地委急迫判断的报告,以【加急·绝密·华北局罗重文亲启】的等级,通过地委的专用通讯线路,在物资发出后24小时内,送达华北局指挥部。

    华北局,罗重文的办公桌上,关于南方疫病的每日伤亡统计简报、卫生部门关于药品短缺的多次预警、以及作战部门对部队战斗力受非战斗减员严重削弱的评估,早已堆积如山。

    焦虑与压力如同实质般弥漫在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