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沙盘。
周围围坐着多位核心决策成员与总参谋部的高级工们。
桌上,那份来自东邻、措辞尖锐的电报文本,无声地施加着压力。
一位负责主持会议、气质沉稳的领导人首先开口,他拿起电报,语气平和却不容忽视:
“来自平壤的意见,大家都已阅悉。
情绪颇为激动,观点也十分鲜明。
核心在于两点:一是认为前线指挥机构思想保守,坐失良机;
二是暗示希望调整指挥层级。此事关乎战争全局,请各位都谈谈看法。”
一位较为年轻、戴着眼镜的总参作战部门军官率先发言,语气中带着急切与理想主义的光辉:
“我们认为,友邦同志的电报,虽然言辞激烈,但其担忧并非没有缘由。
我军此刻携大胜之威,士气正旺,敌军则溃不成军,狼狈南窜。
从纯粹的军事角度看,这确实是乘胜追击、扩大战果,甚至有望一举定乾坤的战略窗口期!
前线部队的困难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否可以通过倾尽全力的后勤保障、请求北方盟友紧急援助、以及激发将士们最大限度的战斗意志来克服?
若此时停顿,待美军重整防线,巩固了南方防御,未来再想突破,代价恐怕难以估量。”
他的观点,反映了一部分渴望速胜的军官的心态。
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