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在异乡为异客 第二十一章 看见惊雷(2 / 6)

经在灵长类身上得到了可靠的数据。但是,科学家们依旧想要探索“知觉”在人类认知过程之中起到的作用。

    而潘先生之前获得义眼之后,重新取得了“视觉”。一开始的时候,他确实可以看到东西,但是无法分辨颜色,也不知道自己看到了什么。他甚至无法分辨“远近”,他甚至会觉得,五楼窗户下的地面“触手可及”。他无法描述自己视觉。

    他掌握视觉的过程,就类似于婴儿掌握视觉的过程,只是更快——他只需要将已有的经验与视觉信号建立联系。

    而潘先生“掌握视觉”的过程,也留下了相当重要的研究材料。

    而现在,则距离这位原弱视者掌握视觉,已经过了一年。现在他正在参与的,就是“听觉与视觉置换”的实验。

    早期的心理学家相信,若把视神经的外端末梢接到耳朵上,再把听神经接到眼睛上,人类就该能听到闪电,看见雷声了。但实际上,人类的感官远比这个复杂许多,视觉处理和听觉处理并不是由相同的神经活动来实现的。

    “视觉”在脑内并不是以“视频”的形式呈现的。外来的光会唤起视网膜上视锥细胞、视杆细胞的兴奋。这种兴奋转化为一个持续的神经信号。大脑处理的“视觉”,实际上是“信号”而不是“图像”本身。而这个信号如何构成人类所认知的世界,正是学者们感兴趣的。

    在这个实验之中,潘先生义眼所接受的图像,在转化为神经信号之后,不会发送给视神经,而是会转发道路由器上,然后由路由器接入义耳,沿着听神经进入大脑;而义耳所接受的刺激在被转化为神经信号之后,也会经过路由器,从义眼进入视神经。

    只不过,这实验在猴子身上进行的时候,有接近三分之二的猴子都表现出了异常的狂躁,所以向山才会再三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