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灵泉水浇地粮食能一夜成熟(1 / 3)

李奶奶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蹲在麦田边,伸手碰了碰麦叶,又赶紧缩回来,像是怕碰坏了,

“老身活了六十八岁,从没见过这么邪门的庄稼!这麦子一晚上竟然长这么高了,王妃真是仙女下凡啊!”

“可不是嘛!”

旁边的张婶子手里还提着没放下的食盒,凑过来看土豆,眼睛都直了,

“你看这土豆!比俺家碗还大!再过几天收了,俺家三口人能吃俩月!”

她转头跟身边的妇人感叹,声音里满是庆幸:

“当初跟着王妃来北荒,俺家那口子还犹豫,现在看看,这日子比在静骨村强一百倍!”

几个新来的灾民蹲在红薯地边,手里捏着刚分到的粮种,小声议论:

“听说王妃还分地,按人头算,老人孩子都有份,三年还不用交税!”

“真的假的?俺以前在楚国,地主家的地租子要交一半,遇上灾年还得卖儿卖女……”

“咋不是真的?刚才周大人说了,没粮种、没银子的,还能打借条,以后有了再还!”

孩子们最是兴奋,围着麦田跑圈,有的还摘了片红薯叶,举着跟小伙伴炫耀:

“你看!这叶子比俺的手掌还大!”

萧衡也加入进去,举着自己的小红薯,跟孩子们说:“这是娘亲给的红薯!能长到十斤重!”

晌午时分,分地登记的摊子在城西空地上摆开了。

周显带着几个官员坐在长桌后,桌上摆着户籍册、毛笔、砚台,还有一叠空白借条。

百姓们排着长队,手里攥着皱巴巴的户籍,有的紧张得手心冒汗,有的还在跟前面的人确认流程。

“张二柱家,三口人,老人一个,青壮年一个,孩子一个,分四亩地,在东头那片黑土地,记好了。”

周显低头在户籍册上画了个圈,递给张二柱一张地契,

“拿好地契,去那边领粮种,没银子的话,这边登记借条。”

张二柱接过地契,手都在抖,反复看了好几遍,才小心翼翼揣进怀里,又走到借条登记处,小声问:

“大人,俺想借五十斤麦种,明年收了粮就还,中不?”

登记的官员笑着点头: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