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内地建厂!(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读)(4 / 6)

设,新出台了个'三来一补'政策,允许外商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的形式合作。

    你们陈记的糖水,椰浆、红豆这些原料多半都是从内地运来的。

    要是能在宝安那边设个加工厂,原料就地加工成半成品或者直接生产成瓶装糖水,再运来港岛,运输成本和人工能省下一大截。”

    听到李国伟的建议,陈秉文心中一喜。

    今天来参加华润的酒会,他也想借机问问李国伟,“三来一补“政策的具体细节。

    前世正是这个时期,鹏城特区开始筹建,无数港商借着“三来一补“的政策东风,在内地开设了第一批外资工厂。

    利用内地近乎无限且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和产业的跨越式扩张。

    此刻由李国伟主动提起,正中他的下怀。

    如果能利用“三来一补”政策第一批去内地建厂,不但可以节省大量的成本。

    还能借着这个机会,在未来政策松动的时候,将陈记的产品第一批打入内地市场。

    陈秉文强压下内心的激动,用既惊喜又担忧的语气说道:“李经理,你这个提议很有见地。

    不过在内地设厂,地皮、人工、政策这些.”

    “这个你放心。”李国伟笑着拍拍他的肩,“华润可以帮着牵线搭桥。

    我们在宝安县有关系,找地建厂都能帮着协调。

    你要是真有这个意思,下周我可以安排人去实地考察。”

    紧接着,李国伟再次补充道:“今天这个酒会的目的,一是为了春季广交会预热。

    另外一个,就是向大家宣传'三来一补'政策。”

    陈秉文听了李国伟的话,顿时心中了然。

    原来华润举办这场酒会,不仅是为了联络感情,更是要扮演政策宣讲者和桥梁的角色,为即将到来的改革开放和“三来一补”政策铺路。

    他笑着说道:“原来如此。

    不瞒李经理,我对内地这个新政策确实很感兴趣。

    不瞒你说,原料运输和成本确实是我们的一大痛点,如果真能在宝安设厂,那简直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华润愿意牵这个线,对我们陈记是天大的好事!”

    李国伟见陈秉文的反应,笑容更真诚了:“陈生果然是做实事的人,那咱们就说定了,下周去宝安实地考察!”

  &nbs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