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广交会(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读)(2 / 6)

    核心工作是两件事:

    第一,短期督导。手把手教他组建地面推广团队,制定针对韩国低收入人群和下沉市场的渠道策略,把我们‘高利润激励、高密度铺货’的打法复制过去。

    确保消费者在任何街头小店都能立刻买到我们的产品。”

    “第二,长期备选。”陈秉文压低了声音,语气变得极为严肃,“你此去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暗中评估金成洙的真实能力和执行力。

    如果发现他能力不足,观念陈旧,无法跟上我们的节奏,或者销量持续不达标

    你要立刻暗中物色新的候选人选。

    汉城乃至釜山,不可能只有一个金成洙能做食品贸易。

    我们要随时准备好备选计划,绝不能把整个韩国市场吊死在一棵树上。”

    “明白,陈生。”李明立刻领会了陈秉文深藏的底线思维。

    “另外,这次你把梁安琪带上。”陈秉文补充道,“她刚入职,对亚太业务还不熟悉。

    你带她实地走一遍,让她尽快熟悉韩国市场的渠道特点和运作模式。

    等她的能力足以掌控局面,未来韩国市场的日常督导和协调工作,就由她来接手,你的精力还是要放回全局。”

    前段时间面试的梁安琪、李伟明等四人,已经陆续上岗。

    除了梁安琪让李明带到韩国,以后负责韩国业务以外。

    赵立明则接替李明,负责日本市场。

    周志强负责港岛本地的渠道维护和扩张。

    李伟明则担任陈记新成立的公关部经理,负责对外公关及产品宣发。

    “明白!我会把梁安琪带出来,让她尽快能独当一面。”李明点头应下。

    “记住,”陈秉文最后强调,“对金成洙,面上要全力支持,充分尊重他独家经销商的地位,帮他赚钱。

    但骨子里,我们必须牢牢掌握市场的主动权和控制力。

    授权可以独家,但业绩绝不能失控。”

    对于韩国市场,1992年之前陈秉文是绝对不会大规模进入的。

    毕竟其中的不可预见性太多。

    有金成洙作开路人,帮着陈记培养韩国消费者的功能饮料消费习惯,他自然乐见其成。

    真正能够大规模进入韩国市场,至少要等到1993年自由化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