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个更复杂的政治舞台,真正的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是可能因为一些细微的变化,就可能带来深远的影响,甚至风暴的。
在返回许都之前,曹昂必须先解决好几件事,哪些人要跟随他一起返回许都,哪些人要留守荆扬两州治下,哪些人是要向丞相府举荐的,这就非常考验曹昂的政治智慧了。
他必须要权衡好所有。
确保不会因为他的离开,就导致荆扬局势出现动荡,继而影响到豫徐交等地安稳,同时要叫丞相府这边,系统性的全面掌控豫徐交等地实况,不至于说这些地方,不再归他节制了,内部就出现岔子了。
一份份名单,详情,就这样出现在曹昂案头之上。
毫无疑问。
位处扬州治下的江东诸郡安置,无疑成为了重中之重,既要确保谯县曹氏在江东诸郡根基,又要顾及到扬州刺史丁斐的威仪。
曹昂是督荆扬两州军政不假,但是跟荆州不同,扬州毕竟是由丁斐主政的,曹昂必须在不动摇丁斐权威的前提下,妥善的将一切安排好才行。
为此就有了一系列安排。
豫章、会稽两郡不设太守,而暂立都督,分别由蒋琬、廖立出任,至于两郡将军分由魏延、邓方担任。
丹阳太守诸葛瑾,丹阳将军太史慈,吴郡太守袁涣,并在扬州刺史府担任长史一职,吴郡将军甘宁,并奉命组建扬州海军,至于扬州水军方面,仍由文聘统领,驻防长江要隘,确保沿途畅通无阻。
基于上述一应安排,曹昂还进行了详细人事调动,特别是军队层面,更是进行了一次较大调整。
如傅肜调往豫章北部中郎将,吴霸出任豫章中部中郎将,霍笃赴任豫章南部中郎将,另有一众校尉、都尉等明确。
如诸葛虔调往会稽东部中郎将,毋丘兴出任会稽中部中郎将,霍峻赴任会稽西部中郎将……
一系列的调任晋升,是对参与平定江东之战的论功行赏,是曹昂稳固江东局势的重要组成部分。
涉及到江东诸郡文职晋升,曹昂是打算叫丁斐以扬州刺史之名,去向许都呈递举荐奏疏的。
为此曹昂还写了一封信,并且安排曹植、丁谧亲自前去寿春,从天策、玄甲两卫抽调锐士护送。
这姿态是以后辈身份示意的。
与之相对的是涉及武将的晋升与封赏,曹昂当仁不让的,以原征东将军之名,向许都呈递奏疏。
解决了这些并不代表结束,而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因为荆州方面,原征东将军府,荆州牧府,甚至由于自身的调动,涉及荆州层面的军政都要调整。
得到权力的确令人振奋,可如何将权力落实到位,组成行之有效的体系,才是真正的考验。
曹昂深知若不能迅速理顺荆州事务,便可能引发政令不畅、军心动摇之患,为此曹昂明确了一系列部署。
以长江作为界限,分荆北、荆南治理,其中荆北将军乐进、荆南将军于禁、荆南都督鲁肃不调整,新设荆北都督,由阎象兼领。
荆北荆南各自统辖所属郡县军政,在此之上则由荆州牧府统辖,以此形成荆州治下的全新格局。
荆州牧是由曹昂出任不假,但他是要赶赴许都并留任中枢的,故而荆州牧府的高层,是直接管理荆州事务的。
为此原属征东将军府所辖,一部分是要留在襄阳的,甚至考虑到与扬州落实对应相通改革,需将部分属官调往扬州任职的同时,还要有一些人在卫将军府领职,以确保荆扬两州治下,涉及到军政改革诸事是畅通无阻的。
这其中需要考虑的,权衡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以至于曹昂接连数日都没有放松下来,即便是睡觉,也是很浅的那种。
毕竟这不止关系到他一人,更关系到很多人的命运,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