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斗嘴,她小心地收起那张简报纸片,放入装甲的收纳格中。
随着一声令下队伍再次出,步伐也轻快了一些。
短暂的振奋之后,现实的压力重新袭来,战术地图清晰地显示前方不再是残垣断壁构成的掩体,而是一片广袤、被冻雨彻底冰封的大片平原,毫无遮蔽,一览无余。
“开阔地带,无法规避。”
“松饼女士”
关闭地图摇了摇头,虽然早已预料到会有这种地形,但心里还是难以接受。
为什么塔斯马尼亚岛不能多一些建筑物呢?她开始无理由地抱怨起塔斯马尼亚岛州政府的市政规划。
“准备启动黄蜂背包,执行标准高空分散渗透队形,高度200米,间距300米。
目标:跨越前方平原后集结。”
简洁的命令让所有人心头一紧,暴露在这片毫无遮挡的空中,意味着冻雨将毫无保留地侵蚀纳米武装。
“‘米什卡’,你们部队居中,保持紧密队形,sas跟在你们周围,游骑兵负责外围及前后警戒。”
“松饼女士”
快分配了位置,考虑到重型纳米武装有限的机动性,这是也许最好的安排。
“收到。
小伙子们,都给我打起精神来!
飞稳点,别掉队!”
“米什卡”
故意放大音量来为队员们打气。
他和他的队员们那些巨熊般的纳米武装是编队里最笨重、消耗也最大的存在。
放在平时集体升空的消耗并没什么,但现在纳米机器人的主要用途是维持核心炉。
“游骑兵收到。
全员前出侦查,保持高度警惕。”
“哨兵一号”
回应着,随即沙漠黄涂装的装甲如同离弦之箭,率先喷射出幽蓝色的尾焰,提升高度并散开,占据了编队的最外围。
“游骑兵,做先锋!”
游骑兵们的口号一度盖过引擎的嗡鸣,一具具纳米武装从藏身的建筑废墟后猛然升空,黄蜂背包散的矢状光亮撕裂着灰暗的雨幕,在低垂的铅云下划出一道道短暂而耀眼的光轨。
从高空俯瞰,这陆续起飞而后迅散开的数十个光点在无边无际的冻雨荒原上构成了一幅既壮观又无比脆弱的画面。
……
“哨兵一号”
依然维持在编队靠后的位置。
左右和前方的目视范围内,只能在极远处透过浓密的雨幕偶尔捕捉到一两点微弱的、属于友军的蓝色尾焰,如同狂风暴雨中随时可能熄灭的烛火。
除此之外,便是无边的、吞噬一切的黑暗和永不停歇的冰冷针雨。
高下相互保持距离能有效防止空中碰撞和规避敌人可能的大范围杀伤,但也会将孤独感无限放大。
特别是无线电频道里一片死寂的现在。
这种绝对的寂静和孤立感让“哨兵一号”
非常不适,习惯了战场信息共享的他此刻感觉自己像被蒙上了眼睛和耳朵,在黑暗的深渊中摸索前进。
这一刻他才意识到身边有“米什卡”
刻意卖蠢和“松饼女士”
唠叨叮嘱是多么幸运。
原来自己并不喜欢安静。
为了驱散这份不安,他的目光下意识地在下方被冻雨模糊的地面上来回扫视,希望能捕捉到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来分散注意力——冰封的田垄、倒塌的篱笆、被遗弃的农具轮廓……
以及……那是什么?
战术目镜的被动微光成像模式捕捉到一个极不协调的轮廓,就在飞行轨迹右下方,约一百米处的一片冰晶覆盖的泥地里。
纳米武装的内置计算机自动补上了颜色,轮廓也变得更加清晰……那是沙漠黄?
是游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