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确认。”
“哨兵一号”
终于开口,但语比平时又快了些。
“菜鸟失误的可能性极低,先不论联合尖兵部队里有没有菜鸟,光是能活到现在的也都是精锐;而你所说的陷阱?概率很高,我现在丝毫不怀疑海鬼会布置猎场;但也存在第三种可能……”
他看向“米什卡”
,继续说道。
“外界情况生了我们无法想象的剧变,毕竟因为通讯中断我们现在在情报方面一无所知,可能真的有人登陆来执行救援了也说不定。”
“你是说……‘一号’?”
“米什卡”
挑了挑眉,吐出了那位的名字。
“哨兵一号”
轻轻点头道:“嗯哼。
我不觉得以中国军队的行事风格,他们会在把‘一号’抽调走后还不派回来。”
“我明白了,坐在这里猜只会冻成冰雕,或者等来更多的惊喜。”
“米什卡”
猛地站直身体,巨大的纳米武装出金属摩擦声,“去看看!
带上部分人手快侦查。
是饵,我们就剁了放饵的手!
是友军……那就是老天开眼。”
“同意。”
“哨兵一号”
点头,没有丝毫犹豫,立刻从游骑兵中点出几人。
“米什卡”
也同样选出信任的队友,同时对副官下令道:“你们其余人保持防御阵型、提高警戒、保持静默。
我不希望我们回来的时候连这个挡雨的棚子都没有了。”
选择人员是残酷的。
外面的冻雨丝毫没有要停的迹象,甚至此刻地面上的冰壳已经有几厘米厚。
顶着冻雨行动,意味着核心炉必须维持更高的功率输出,纳米机器人的消耗如同开闸放水。
带太多人手将一次性消耗让人肉痛的纳米机器人,还不能保证前往信号弹下方就能有收获;带得太少,又不足以应对突状况。
于是他们只出动了六人,两支小队各派三人,在力量、火力与机动性中作出折中。
“检查装备,注意纳米机器人消耗。
我们只有一次机会,动作要快!”
“哨兵一号”
下达了最后的指令。
六具纳米武装如同蛰伏的巨兽,移动到一处相对隐蔽、被瓦砾半掩的破口。
“米什卡”
深吸一口气——虽然隔着面甲,但这动作更像是一种心理准备。
“第45近卫特种作战旅尖兵营,分队,出击!”
“第75游骑兵团尖兵营,游骑兵第1排,出击!”
他们如同离弦之箭,头也不回地冲入那片永无止境的蓝白色冻雨之中。
……
冰冷!
刺骨!
这是离开相对温暖的废墟后最直接的感受。
除了体感上的煎熬,视野也严重受限,战术灯的光柱在浓密的雨雾和冰晶中只能穿透几十米。
脚下的地面覆盖着厚厚的、异常光滑的蓝冰,每一步都需要依靠稳定器来微调重心以维持平衡,稍有不慎就会滑倒。
核心炉的嗡鸣声明显加大,面甲内代表纳米机器人消耗率的猩红警报灯闪烁着令人心焦的光芒。
他们在倒塌的廊桥、翻覆的运输车和冻结的飞机残骸间快穿梭。
好在情报工作尚且过得去,依靠巴霍特市战术地图的指引,小队快朝着目标地点逼近。
以往15公里的路程哪需要花过两分钟?可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每个人都全神贯注,武器处于待状态,随时准备应对来自任何方向的袭击。
冻雨不仅带来寒冷和消耗,更披上了一层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