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火力优势(2 / 3)

p>队长确认通讯情况,无线电正常,和队员们的情报交换要是中断可就不好办了。

“已确认尖兵院如情报所述遭受海鬼集群袭击,向海南舰报告。”

队长利落地拽动一直攥在手中的束带,另一头连接着容器的一角。

随着拉动,容器表面啪的一声打开,露出里面被细小格栅分割开来成百上千的空间。

“全体注意,不要让它们靠近海岸线!”

霎时间,密集的振翅声从容器内传来,灰色的风暴以队长所在为原点体积暴涨成百上千倍喷出格栅空间,转瞬之间形成了沙尘暴一般遮天蔽日的厚重烟云。

神秘的力量在召唤,灰色的气流开始旋转、缠绕,最终凝聚成一条条烟柱,它们随着队长心意而动,向着前方的气泡翻涌的海面直冲而去。

振翅声的来源正是那股灰风,确切地说是灰风中每一个指头粗细的基础单位。

每个单位皆是微型的扑翼型无人机,中部连接着两对透明的蜻蜓般的翅膀,翅上细微的纹路带有几何的花纹,让这无数机群组成的云团在阳光下反而折射出斑斓的色彩。

“集群大师”

,这是人们给蛟龙突击队队长的外号,因为他从来无需亲赴前线。

灰色的风暴与深黑的海水针锋相对,大片的海水被炸开,难以想象是怎样的巨大力道从水下推击才会激起这般猛烈的水花。

然而论起水花的大小,蛟龙突击队才不会输给海鬼。

当炮弹的度快到一个地步时空气就就会化作有着巨大阻力的胶状物,每一厘米的飞行都是在与整片空间拉扯。

比起设计改良炮弹的气动外形,更大的初和更强的威力显然是解决此种问题最简单的办法。

海面上留下几十道痕迹,炮弹只是掠过产生的气流就足以推开海水。

所谓力大砖飞,堆砌火力就是蛟龙突击队所使用的“弹链式节点破坏炮”

的基本设计思路。

粘滞的空气被粗暴地扯裂,弹群呼啸而过便砸在还没来得及露出头的海鬼身上。

海水下传来阵阵闷响,紧接着黑色的碎块夹杂着气泡和沙土翻出水面——尖兵院周边大陆架极浅,但即便如此也有着几十米的深度,而那炮弹竟然直接穿透了水层砸在了海底。

从海鬼现身到第一波火力投送结束不过十几秒,海面上狼藉一片却不见半只海鬼的踪迹。

没有战术,也无需战术,海鬼集群的第一波冲击就这样被硬生生消解。

队员们打完了半部轿车的弹药,由于供弹设备不由武器轨道生成,他们的换弹方式则转变成了“用毕即弃”

只见武装手臂作掌贯进机匣,再度力把弹仓和半截炮管一起拽了出来随时抛到一旁。

而供弹设备还真是“半部轿车”

,小小的轮毂转动着把打光炮弹空荡荡的设备拖走,另外“半部轿车”

再开过来伸出连接着弹链的全新弹仓和炮管供尖兵安装。

火力的空档期则是由“集群大师”

补了上来。

无人机集群组成的形状像手掌一样盖去,这样的外形是为了更方便地为队长本人提供互感视野。

每一部无人机都搭载了一般精度的传感器,要是像常规离体式武器那样每部传感器都提供一个视角,信息复杂难以提取不说,还非得把尖兵的脑子烧坏不可。

于是无人机集群采用了只会采集面前局部图像的设计。

就像是往尖兵的脑海里设立了一块巨幅led显示屏,每一个传感器仅负责提供其中一块显示单元模组的图像。

就这样以点成线,由线成面,最终拼凑成完整的视觉情报。

在分析系统的统筹下无人机们各司其职,确保了传感器地高效利用和影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