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陛下示下!」徐详拱手道。
曹睿缓缓说道:「若让朕来说,朕当然想让孙权罢了帝号,将伪皇帝改为吴王,奉大魏正朔用太和年号。但孙权是何等样人,朕也清楚。你一介使臣,朕也不为难为与你。」
「吴国曾是大魏藩属,虽然孙权降而复叛,大魏始终都是对孙权宽容的。」曹睿看向徐详:「朕可以改一下制度,朕暂时不追究孙权的伪皇帝号,但孙权要对朕称臣,大魏与吴国为君臣之国,吴国为大魏藩属。若孙权能应,朕也就暂时不与他计较了。」
徐详长叹一声,深深施了一礼:「多谢陛下,外臣已经记下了,回去就对主上禀明。」
这等条件,徐详是万万不敢公开带回去的,只能回到建业宫里与孙权私下言说。如今的吴国内部,正在朝着越来越极端的方向发展,以往关于战丶和之事还能有持重老臣说几句客观的话,但现在已经无人敢于这样做了。
顾雍被圈禁在吴县家中,本就老病的张昭被孙权气得一病不起,快八十岁的老人了,能不能熬过这个冬日还说不准。
朝堂上完全是主战派为主流,以全琮丶胡综丶孙奂丶孙韶丶朱然等人为代表,表示随时做好准备再复刻一场赤壁之事。
内部清洗带来的副产物,就只能说这种普遍表示的忠诚。所幸孙权尚未完全失了头脑,仍派了徐详出使魏国打探情报,想知道魏国在淮南聚兵到底是什麽意思。
徐详来到魏国不到十日,对魏国有何想法已经心知肚明了。孙权不可能称臣,否则将无法给内部臣子们交待。今日魏国皇帝和魏国臣子们,倒像是在调侃自己一般,言辞轻佻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