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睿听闻裴潜之语,颇为感慨的说道:
「如今的太学郎们,二十多岁可以直入太学,学成后还有朝廷分派职务。虽然屯田之事苦了些丶累了些,总不用遇到这种兵灾流离,也不用他们亲自耕作。」
「司空,」曹睿看向司马懿:「太常是卿同乡吧?朕此前听说过,他就曾在郡中耕读过。」
现任九卿之首的太常,就是司马懿的河内同乡,常林常伯槐。
司马懿点了点头:「禀陛下,常公是臣乡中耆老。早年兵乱时他曾在上党山中耕种避祸,梁子虞任刺史之时,才将他举荐为官,被武帝任命为县令。」
曹睿点头:「和当时的士子们比起来,现在的太学郎们实在无忧无虑了些。」
「方才司空说他们考评一事,朕还依稀能记得几人的名字。这几人中有傅嘏吗?」
「有的。」司马懿点头:「傅嘏在洛阳号为神童,处置庶务也学得颇快,杨义山在报告中提到过此人。报告中说了,考评最优的五名太学郎,分别是傅巽之侄傅嘏丶琅琊诸葛氏的诸葛绪丶陈季弼长子陈本丶庾遁之子庾峻丶还有李牷之子李憙。」
都是名家子弟。
曹睿心中感慨了一下,而后说道:「既然这些太学郎们都已经从陇右回来,也是时候该为他们定一下前程了。」
「司空有何想法?」
「这……」司马懿一时有些犹豫。
按照朝廷此前派太学郎在陇右屯田之时的说法,待他们在陇右任满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