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论时论势
在场的太学生皆是士子,除了个别只有志于经学的人,大部分人未来必定会经历选官的流程。
无论是举孝廉丶茂才,还是经过九品中正评定品级,都是与在场的太学士子们未来的仕途息息相关的问题。
众人一双双期盼的眼神看着台上的皇帝,但此时站立在台上的曹睿,却觉得有些难以处理。
夏侯玄的问题很尖锐,确实指出了中正制度的本质问题。但是中正制度是那麽容易改变就可以的吗?
九品中正制度并非是陈群一个人搞出来的,而是经历汉末数十年的丧乱之后,由曹操丶曹丕两代君王将『清议』这件事,从地方上的士族丶名士手里,收归在朝廷担任官员的『中正』之处。
乃是收权之举。
相对察举制度来说,九品中正制度已经更为先进丶更为集权了!
夏侯玄今日在太学众人面前提出的问题,都是目前的九品中正制度执行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确实有中正缺乏监管丶中正也确实在缓慢侵夺吏部选官的权柄。
但现今魏国社会的发展阶段,远没到可以支持将选官制度从『九品中正制』叠代到下一个版本『科举制』的程度!
想到这里,曹睿没再犹豫,清了清嗓子说道:「诸位听过这几句童谣吗?『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周围坐着的太学生们纷纷点头。这几句童谣太知名了,早在桓灵时期就已传遍大汉各地,乃是激烈的讽刺了察举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