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如你所愿放你自由(1 / 2)

傅时晏的启蒙课是在傅家老宅那间弥漫着檀木香气的书房。

红木案几上的《孙子兵法》翻得边角毛,祖父的声音淬着冰碴子砸在他心上:“傅家子弟,要学孔明藏拙于内,更要学孙武谋断于外——情绪是会被人拿捏的破绽,藏不住,就站不稳。”

他成了傅家这代最拔尖的人,靠的从不是天赋,是把“藏”

字磨成了骨血里的纹路。

驰骋商界这些年,他永远是一身剪裁妥帖的定制西装,袖口露出的百达翡丽秒针转得比眼底情绪更鲜活。

旁人看见的温和、疏离,或是谈判桌上那抹似有若无的笑意,不过是他按场景递出的“面具”

,没人能从那潭深水里捞起半分真实。

直到李娜像一把精准的钥匙,猝然剖开了他早已习惯的“暗箱”

其实破绽早藏在日常里。

同处一室的六个月,她看财经新闻时指尖敲桌的频率,总能和次日股市的波动莫名重合;随手写在便签上的一串数字,事后竟成了某支暴涨潜力股的代码。

可那时他只当是小姑娘的灵光乍现,从没想过这灵光背后,藏着能掀翻资本棋局的滔天能量。

这次即使有着李娜和科恩资本派过来的顶尖团队,九州芯核项目陷了困局,傅时晏站在监控屏前,指尖摩挲着西装内袋里的钢笔,没半分怨怼对方派来的负责人。

这种级别的危机,傅家不是没扛过——当年为攥住芯片核心技术的入场券,他们连三成利润都舍得让,光刻机本就是块硬骨头,连世界第一强国都啃不动,旁人解不出困局太正常。

直到李娜坐在指挥位上。

她没穿从前偏爱的白色蕾丝公主裙,一身白色西装衬得肩线利落。

屏幕上数据流滚得刺眼,她垂着眼,指尖在键盘上敲出密雨般的节奏,每一条指令都精准卡在项目运转的命脉上:执行组参数差了001,她没等汇报就直接点破;技术组卡在流程衔接处,她三言两语重新分配任务,连替补人员名单都早备好了三份。

傅时晏站在监控室的阴影里,喉结不自觉滚了滚。

前几日华尔街传来的消息忽然在脑海里清晰——最近几次资本震荡的幕后操盘手,手法凌厉得像手术刀,短短一周收割数百亿美金,调查组最终锁定的名字,正是李娜。

六个小时。

他原本预估至少要半年才能理清的烂摊子,被她用六个小时盘活。

直到项目重启的提示音刺破寂静,傅时晏才缓缓收回目光,指尖竟泛着薄凉。

他忽然想起初见时,旁人围着李娜惊叹她那副上帝杰作般的皮囊——顶级皮相裹着精致骨相,皮肤白得像景德镇的细瓷,抬手时手腕弯出的弧度都恰到好处。

可此刻想来,那副曾让众人惊艳的皮囊,竟是她所有优点里最不值一提的注脚。

他究竟错过了什么?

这个念头像根细针,轻轻扎在心上,带出一丝连自己都未察觉的怅然。

他早知道李娜懂金融,却不知她的天赋已达“神级”

;他知道她对科技感兴趣,却从没想过她能啃下光刻机这块硬骨头,还做得比荷兰阿斯麦更出色。

窗外天色渐暗,傅时晏抬手按了按眉心,眼底刚浮起的情绪瞬间敛去,重新变回那个深不可测的傅家继承人。

只是他清楚,有什么东西已经不一样了,像被打破的镜面,再拼不回从前的完整。

书房门外,温雅静静站了半个钟头。

廊灯的光落在她肩头,把影子拉得细长。

她温家也是九州芯核项目的参与者,方才在监控屏里,亲眼见了李娜那场堪称“神级”

的指挥——

最终,她轻轻叹了口气,转身回了卧室,脚步轻得像怕惊扰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