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让她父亲公司的实验室里,那些身价上亿的精密仪器连轴转了三个月。
研究员们在加密报告里写:“分离出的a成分对特定癌细胞株抑制率达113,浓度与效果呈非线性关系”
——翻译过来,正是李娜轻描淡写说的“瞎试”
里,歪打正着的奇妙配比。
“有没有想过,这些‘舒服’背后可能有讲究?”
李红英放下茶杯,杯底的茶叶沉得整整齐齐,像被精心编排过的队列,“比如……对某些病症的效果?”
李娜愣了愣,随即笑出声,眼里带着点自嘲:“效果肯定是微乎其微的啊。
不过我知道这东西对身体没坏处,之前不是已经检测出来了吗?还拿那个检测结果做过宣传噱头呢。”
她顿了顿,拿起桌上的笔转了转,语气里多了点认真:“但我心里有数,一切抛开剂量说效果的,都是耍流氓!
上次有个胃癌术后的大叔说喝着舒服,那是因为茶温刚好,又没加那些乱七八糟的添加剂,跟什么药效根本不沾边。
最多就有点保健作用,真要是有治疗的本事,我当初就不捣鼓这些了,直接去学生物工程多好?”
夕阳透过窗棂斜斜照进来,把李娜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投在那张写满配方的纸上。
她正低头用红笔圈出“需再减5”
的字样,眉头微微蹙着,像在琢磨一道难解的算术题,浑然不知自己笔下那几个轻飘飘的数字,正被另一端的资本世界圈成巨额利润的靶心,无数双眼睛正死死盯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红英忽然明白了。
李娜不是“知道一点”
,她是用最朴素的标准——“舒服”
“暖”
“不卡”
——踩中了科研人员穷极算力、熬秃了头也未必能精准定位的平衡点。
就像那些老茶农,不用秤不用量,只凭手掂茶量、用眼观茶色,靠的是日复一日泡在茶堆里的体感,而非实验室里冰冷的分子式和数据曲线。
“你这手艺,必须申请个正规专利,”
李红英拿起自己的包,指尖划过包带的金属扣,“免得被人仿了去,白占了便宜。
这事我来办,你把材料准备好就行。”
走到门口时,他回头看了眼李娜。
对方还在对着那张配方表嘀咕,手里的红笔在纸上点了又点,完全没留意到她眼里一闪而过的复杂。
等李红英离开李娜的住处,坐进那辆黑色防弹且隔音并特制的迈巴赫里,车门“咔嗒”
一声合上,隔绝了外面的喧嚣。
防弹玻璃和特殊隔音材料让车内瞬间安静下来,连引擎的声音都变得模糊。
她掏出手机,指尖在屏幕上敲得飞快:“让实验室的人停了对配方源头的追查,别接触李娜。
就按现有检测数据逆向研,一字不提这东西的来路。”
消息送成功的提示弹出时,车窗外的街景正缓缓后退。
李红英望着窗外掠过的霓虹,心里忽然浮出一个念头:原来有些巧合,比刻意为之更藏得住惊雷。
可……真的是巧合吗?他指尖轻轻敲着膝盖,目光落在窗外一闪而过的药店招牌上,眼底的光深不见底。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