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练手之作(2 / 7)

穿在1977 狸猫换银子 4658 字 6天前

多。

    「那时候的江影厂设备是对照北影厂看齐的。」

    武厂长指着柜子里的一堆摄影机,对着陈凡说道,「这种摄影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电影拍摄机器,发明人是着名电影摄影师丶电影机械技术专家郑崇兰。

    他先是在47年发明了我国第一台自研自产的维纳氏35毫米电影摄影机,着名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就是用维纳氏机器拍摄的。然后他在58年又发明了上海牌1101型中型电影摄影机,就是这一种。

    那时候他已经是国营上海电影机械厂的副厂长,主管技术工作。

    不过很可惜,他体型太大丶太过明显,74年刮大风的时候没躲过去,被吹倒的树枝砸中,当时人就没了,要不然继续搞研发,现在咱们未必需要去进口国外的摄影机。」

    陈凡沉默两秒,没接这个话题,而是看了看柜子里的机器,问道,「这些都不能用?」

    武厂长叹了口气,「当年买的10台机器,几乎都没怎麽用过,只拍了几部舞台戏剧,就开始刮大风,当时就被吹倒丶全都被砸烂了。后来还是我们厂的技术员把机器捡回来全部拆掉,用零件东拼西凑,勉强拼了两台。

    就是这个原因,造成了这二十年来几乎没怎麽拍过一部正经电影,当然,也与缺少拍摄资金有关。

    咱们这个省城啊,毕竟比不上有钱的长影厂,他们东北多有钱啊,是吧,全国的重工业一大半都在东北,要资金多简单。当然也比不上京城和上海。

    江南省除了物产丰盛丶不愁吃喝,在经济方面,放在全国顶了天也就是中等水平,能够把这个厂子维持住,不像隔壁扶栏的电影厂给关掉,就已经很不错了。」

    他说着指了指另外一个铁皮柜,「现在厂里最宝贝的两台摄影机,平时就锁在柜子里,这个柜子有两把锁,我和康书记一人一把,两个人一起才能打开柜子。」

    顿了一下,他又说道,「康书记也是在大风天着了凉,尤其是当年为了保护这些器材,被大风掀了十几个跟头,全身的骨头都断了十几根,如今常年在家养病。

    本来他今天也是要过来的,但是被我劝住了,他那个身体,实在是不方便。」

    陈凡点点头,「嗯嗯,理解。」

    随即转身看向姜甜甜,「帮我记一下,待会儿带点礼物,去看望一下康书记。」

    姜甜甜立刻点头,掏出小小的记事本记录下来。

    武厂长以及他身后的几名干部,都忍不住低下头。

    把当前名气最大的青年作家当秘书用,也就陈凡敢了吧?

    关于现在姜甜甜正在复制他当年(去年?)声名鹊起这件事,陈凡是一点感觉都没有。

    不就是发了一首诗丶一部长篇小说,一部短篇小说麽,产量还没他那时候随便哪个月的高,所以实在是生不出什麽感触。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