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好处没多少,还要奔波劳累,我非得为这点事情惹得自己一身骚干嘛?」
丢掉菸头,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看着巴老笑道,「等哪天国家开放允许个人出国,那时候我肯定会出去转一转,不必非得现在跟老同志去争这些名额。」
其实不用等太久,1982年我国就发布了《关于自费出国留学的暂行规定》,开放个人自行出国留学,同时也开启了「出国热」。
84年上级又批覆了《关于放宽因私出国审批条件的请示》,明确了公民个人有因私出国的权利。
到时候陈凡肯定会出过去溜一圈。
没别的,恰好那几年国际金融市场潮起潮落,只要能出去,赚钱比捡钱还容易,白给的钱不收,会天打雷劈的。
听完陈凡的解释,巴老默默抽了几口烟,也不禁摇头失笑,「你小子,好定力啊。」
陈凡又抽出一支烟点上,笑道,「谈不上,只不过胆子小,做事之前喜欢多想想。」
巴老点点头,「三思而后行,好习惯。」
随后跟陈凡介绍了一下这次总会关于改开后丶首次出国访问交流的安排。
流程很简单,由于距离近,时间也很短。
只有三天时间,这边会安排领队丶「干事」和正式访问团成员,总人数控制在十人以内。流程包括座谈会,也就是闲聊叙旧,然后是作品讨论丶参观对方的出版公司和作协机构,最后就是商谈互相出版图书的事宜。
所以总会的人必不可少,负责处理各种杂务丶保安和内部监察的人也必须要有,最后便是已经有作品在小本子出版的江南作协人员。
陈凡听了感觉也跟自己猜的八九不离十。
这种交流访问长期以来基本上都是一个套路,乏善可陈,却也最是稳妥,不会轻易出问题。
不出问题的活动,便是成功的好活动。
至于活动成绩,笔杆子一动,不就有了麽。
等巴老介绍完情况,陈凡便说道,「跟小本子的交流活动敲定了,也算是开了个头。对美国那边,您有没有什麽想法的?」
巴老闻言,抬起头愕然地看着他,「美国?」
话音刚落,他便反应过来,「是了是了,你舅舅家里就有出版公司,确实可以复制与高桥出版社的合作成功经验。」
他兴致盎然地看着陈凡,笑道,「你既然主动提起来,肯定是已经谈过的吧。说说看,是什麽个情况。」
陈凡笑了笑,说道,「跟老舅的公司合作,最早是何叔提出来的。」
听到这话,巴老不禁点了点头,「嗯,小何敢想敢干,是他的风格。」
随后打了个手势,示意陈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