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你对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还算不错。
暑假两个月,我不对你做要求,写给你的书单,你看也好丶休息也好,都行。」
陈凡心里:这里应该有「不过」了吧。
「不过,」
徐教授脸色一正,「正所谓学以致用丶知行合一,下个学期开始,学习心得取消,但是我会给你布置课题,你要开始做课题研究,并形成论文。」
陈凡满脸严肃地点头,「明白。」
徐教授脸色稍缓,对着他摆摆手,「行了,走吧。」
看着陈凡走出去,刘登卓转过脸对着徐祖瑞说道,「小陈学习进度远超其他学生,不按原来的教学大纲走是对的。只不过,你给他设计的这套学习计划,会不会拔苗助长?」
席天平也点头说道,「这进度也太快了,两个半月时间,就学完了以前几乎全部的硕士阶段课程,你看要不要缓一缓?」
他说的硕士阶段,指的是民国时期的研究生教育制度。
1935年,当时的教育部仿效英美体制颁布了「学位授予法」,规定学位分学士丶硕士丶博士三级,部分特殊学科仅设两级或一级。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当时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到新中国成立,获得硕士学位的仅232人,博士更是凤毛麟角。
新中国成立之后,也认真讨论了研究生制度,并在建国之后的15年里,招收了22700多名研究生。
可惜,对于研究生的教育阶段和学位问题,一直没有确定下来。
针对这个问题,当年教育部先后开过两次扩大会议,讨论学位是参考苏联的「副博士」制度,还是沿用民国时期的学丶硕丶博制度。
刚开始的时候,咱跟老苏关系不是挺好麽,部分高校就自己搞苏联那一套,也就是「科学副博士」,这个大约等于硕士,而科学博士自然就是博士。学士是没有滴。
然后没等讨论结果出炉,就遇到停办研究生教育,这一停就是12年。
所以陈凡说是在读研究生,却没人管到底是硕士还是博士?
咳咳,这麽一来的话,等80年宣布实施学位制度丶81年元旦开始实施,也就不好说拿的是硕士证还是博士证。
反正发个博士证也没什麽,考核通过就行。
嗯,大概就是这样。
徐教授老神在在地喝了口茶,对着两位老友说道,「不是我拔苗助长,是他自己学的太快,一本书几天就能背下来,还能理解透彻,虽说谈不上过目不忘,却也相差不多。
因材施教的道理你们也懂,我总不能为了顾忌教学大纲,就故意拖慢他的学习进度吧。」
顿了一下,他又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