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物是人非(3 / 7)

穿在1977 狸猫换银子 4843 字 4天前

产业,也没影响继续经营祖地,周家的几代先人,也是埋葬在这里。

    1644年至1667年,满清实施《辽东招民开垦条例》,鼓励关内百姓移民东北,第一次「闯关东」开启。

    不过跟周家没关系。

    后来清政府为了保护满人利益,一度停止移民政策,东北进入相对封闭期。

    直到1861年,随着清政府对边疆控制的减弱丶和沙俄对东北边境的侵扰,他们又重新开放了移民政策,于是大量关内百姓迁移到东北。

    尤其是1877年的「丁戊奇荒」导致大规模的饥荒,使得许多地方整村整村的迁移。

    周家老祖就是在那个时候从山东过去的,到现在算起来正好有100年的历史。

    算算截止到1932年,那就是55年,55年攒下一千多亩土地,还是在山区,感觉也就这样?

    其实已经很不错啦,能闯关东成功的,就没一个简单人物,不知道有多少人音信全无,那些才是运气差丶本事低的普通人。

    周家老祖这种,已经可以算是杰出人才。

    和在江南省城时一样,到了这边,也有当地干部接机作陪。

    对于周正东和赵婉茹来说,这些应酬都是小场面,即便是只有19岁丶大学二年级的周亚丽,也始终大方得体,完全看不出离开时搂着熊猫崽子不肯放手丶哭得稀里哗啦的样子。

    至于陈凡,受到的重视也没比周正东弱几分,省文化口的大佬亲自出面作陪,可谓给足了面子。

    晚宴过后,在当地最好的「辽宁宾馆」住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便在一群干部的陪同下前往祖地。

    (70年代的辽宁宾馆)

    颠颠簸簸一个多钟头,等找到地方,周正东拿着一张老照片,再看看眼前的景象,不禁脸色木然。

    照片中,有一座牌坊,走过牌坊还有一座不大不小的祠堂,祠堂后面的山坡上,便是墓地。

    现在牌坊丶祠堂都没了,就连墓地,……也跟新的一样。

    看着周正东铁青的脸色,陪同来的几位干部都脸色尴尬,你看看我丶我看看你,没人出声。

    陈凡左右看了看,上前两步,对着正在抽旱菸丶大约6丶70岁的老队长说道,「老伯,当年的事就不说了,就问一句,见光了没?」

    老伯吐出一口烟雾,转头看向墓地所在的山坡,轻声说道,「这个山坳以前没有名字,后来有了主,才叫周家坳,我们这里的人,50年前全都是周家的佃户。」

    他转头看着周正东,嘿嘿笑道,「你一两岁的时候,我还见过你。」

    周正东微微一愣,脸色稍微缓和一点,问道,「得罪了,请问您是?」

  &nbs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