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吃,「那咱们在这里商量有个屁用?」
他之前还想着,轿车方面稍微亏点也没关系,大不了用面包车那边的收益做补贴。
现在看来,轿车和吉普车只能定在4万左右,大卡车不能超过两万,轻卡不能超过1万2。……难怪这年头所有车企都是严重亏损,就这个价格,不亏才有鬼!
杨厂长看着他,无奈地说道,「所以我才想跟你商量一下,请你提点建议嘛。」
陈凡比他还无奈,「成本就定死在这里,除非有足额的政策补贴,否则怎麽样都是亏,我能提什麽建议?」
杨厂长笑了笑,说道,「这你就不懂了。不仅仅是汽车,几乎所有的重工业单位,包括农业机械,几乎都是靠政策补贴生存。
上级这麽做,也是有原因的,目的就是要通过重工业的装备,拉动民生和其他方面的建设丶改善人民生活条件。
而重工业的亏损部分,就由集体来承担,这样一来,就能加快民生经济的发展。
但是呢,上级也不会不考虑生产单位的实际情况,所以重点就在政策补贴上,看看是直接给工厂补亏损,还是其他什麽办法。」
陈凡抹了把脸,感觉很头疼,「可是杨叔,您想过没有,云湖汽车厂毕竟不是一机部的亲儿子,连一汽的境况都是如此,何况咱们呢?
再看看江南汽车厂,他们当初就是因为轻卡图纸,才临时组建起来的,后来没有上级的支持,只能沦落到在省内『自产自销』。
现在这两款汽车的情况,跟北汽的轻卡车差不多,也是全行业公开,如果在价格上不能得到优待,那咱们卖力搞汽车,是为了什麽?」
杨厂长笑了笑,耐心跟他解释,「当然是为了提升云湖机械厂的实力和地位,搞汽车可比搞机械受重视多了。你刚才也说了江南汽车厂,但是你看看,他们虽然一年只有一两百辆轻卡的产量,可人家却依然是机工局的『亲儿子』,这就是重点。
况且刚才我说的是价格管控,但是价格范围并不是完全不能打破,关键就在于我们能不能将这两款车,作为一种新的产品列入商品价格目录中,这就是我希望你能提点建议的地方。」
陈凡眼珠微微转了两圈,看着杨厂长眨了眨眼,顿了两秒,终于反应过来,轻轻点头说道,「我懂了。」
申报价格不是关键,能不能跳出那本目录去申报,才是重点!
至于可行性有多高?陈凡觉得还是有一定操作空间。
这个可以从产品的功能和使用定位上去着手。
比如面包车,就是从来没有过的东西,后面拉货仓就是货车,里面装座椅就是客车,从某种程度上就能突破原有商品目录的范围,以新产品的名义加入进去。
而这个时候,价格就可以绕开管控范围重新制定。
轿车难一点,但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