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都拿走(4 / 8)

穿在1977 狸猫换银子 5722 字 5天前

2,比学校里面贵不少,所以吃得起的人不多,平常也不会去吃,就是偶尔打打牙祭。」

    陈凡笑呵呵地跟着他们走,听着他们的介绍,对这里也有了几分了解。

    长征食堂是北大学生最常去的校外饭馆,专做学生生意。

    穿过长征食堂旁的小胡同,那里有一条街叫作「老虎洞胡同」,胡同里有实用的储蓄所丶邮电所丶文具店丶服装店和日用杂货店等等。

    老虎洞西头连接着南北走向的海淀大街,有学生们锺爱的新华书店和专门卖旧书的中国书店,还有「红艺照相馆」。

    而街道尽头的综合食品商场,是放假回家前给父母买京城风味食品和礼品的地方。

    陈凡算算这片位置,不就是未来的中关村麽。

    而此时只不过是一片平平无奇的小镇:海淀镇。

    嗯,即便平平无奇,却也是此时HD区的「CBD」,附近几所大学,还有这一片的老百姓,日常经济活动都集中在这里,难怪后来会孵化出中关村。

    不一会儿走到长征食堂,里面已经有不少人在,不过并没有坐满。

    那几位同学向陈凡发出邀请,「一起?」

    陈凡笑着婉拒,「不用,你们先去吃,我还要等人。」

    他们也没多说,笑着挥挥手,「那行,回见。」

    随后便去打菜。

    其实他们也都是各付各的钱,和在学校里面没什麽区别,要不然这里也不会有「第六食堂」的称号。

    陈凡找了张桌子坐下,见食堂里有不少人在抽菸,便也掏出烟点上。

    来就餐的同学年龄很不统一,有些人还没成年,而有些已经三十好几,做父子都够了。

    这些年龄大的同学,自然有些中年人的生活习惯。

    比如抽菸厉害,还喜欢端着一个大茶缸子。一手茶缸一手夹烟,聚在一起挥斥方遒,似乎很为今天的游行得意。

    男同学讨论时事,女同学则对文学更感兴趣。

    这年头不拘是哪个专业,多半都有几分文学爱好。

    陈凡旁边不远处的一桌6个女生,便啃着窝头讨论。

    「这一期的《上海文艺》都看了吗?晨东的《摆渡人》写得真好,那种绝境中依然不放弃希望的精神,让我非常感动。」

    「《摆渡人》我看了,也很喜欢,不过《江南文艺》陈凡的新作《芦苇荡》也很好,他以抗战为背景,写出了江南农村儿女不惧船坚炮利,敢于与侵略者斗争的故事,菊儿敢爱敢恨丶老三舍身报国,我都看哭了。」

    「还有还有,咱们《京城文艺》的作者土豆写的《旧事》,讲述了横跨半个世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