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干塘捕鱼(2 / 8)

穿在1977 狸猫换银子 5579 字 4天前

物资,而人力储备和技术条件极端落后的矛盾。

    另一边则是第一波人口红利的长成。

    再加上各种大大小小的因素推动,尤其是「运动会」的失控,于是这场前前后后加起来近两千万的人员迁徙就这麽发生了。

    所以从本质上来说,这场运动,是上级希望通过「具有一定知识水平」的青年学生,到落后地方去丶帮助当地发展的这麽一个事情。

    出发点是好的,当然,最后结果都知道了。

    话说回头。

    其实以当前的社会情况,大部分地区甚至已经停止安排未升学和未就业的青年毕业生插队,即便是还有继续安排的,行动也大幅放缓。

    所以从77年秋季,一直到79年春季,下乡的总体人数曾阶梯下降趋势。

    等到79年秋季的时候,正式宣布终止知青下乡安排。

    再到80年1月份,上级进一步做出决定,「全面撤销知青点」!

    于是从这一刻起,知青返城的序幕才真正被拉开。

    以前知青返城,不是要求这个条件丶就是要求那个资格,上学丶当兵丶招工,是最常见的三条路。

    其他的诸如本人伤丶病,家属伤丶病丶亡,只要能返城就嫁丶只要能返城就入赘……,等等方式不一而足。

    而且走的时候还要再求爹爹告奶奶的盖一遍章。

    到了知青点撤销的那一天,好嘛,什麽都不用了,公章就用一根绳子吊在公社办公室外面,想回去的自己盖。

    有极个别不想回城的,……确实有不想回城的,当然是极少数。

    这些人该怎麽办呢?

    抱歉,知青点撤销了,房子自然被生产队收为公有,你自己住的地方请自理,另外知青田也要收回。

    除非能找个本队的人结婚丶有人收留你,否则就算你想留下来,也要将你往城里轰!

    以前想走的丶偏偏不让走,现在想留的丶也坚决不给留。

    哎,就是这麽神奇。

    以上,便是当前知青即将再来卢家湾的背景。

    ……

    卢家湾6队东侧池塘边的高坎上,陈凡一脚踹断一根杂木,搭了个横杆坐上去,翘起二郎腿点燃一支烟,看着下面忙碌的身影,吐出一口烟雾,那愁眉苦脸的样子,宛如一位忧郁的老农。

    旁边杨队长三人有样学样,只不过他们踹不断太粗的木头,太细的又承受不住他们的重量,只能各自找了块烂木头垫着坐下。

    还好现在是冬天,否则陈凡真怕突然有虫子从他们屁股下面钻出来。

 &n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