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的就是卢家湾建筑队。
这支以原来的六队厕所装修队为基础的施工队伍,在聘请了几位南湖公社建筑队的退休老师傅之后,趁着卢家湾全面新建小洋楼的机会,迅速发展壮大。
工人以卢家湾的壮劳力为主,南湖公社其他几个生产队的亲戚朋友为辅,如今已经有了七八十人的规模,还超过了公社建筑队。
嗯,顺便也抢了不少订单。
以他们为基础,再让他们去找认识的、不认识但听说过的其他集体建筑队,东拼西凑,便拉起来这样一支杂牌军建筑队。
那些建筑队当然没有卢家湾建筑队的规模和水平,但也都是由精通瓦工和木工的大工组成,没有滥竽充数的人。
虽然他们每支建筑队的人数不多,但集合起来,人就不少了。
大工负责技术活,再找一批小工过来,还找机械厂做了一批吊装器械,建两栋筒子楼,真费不了多少功夫。
而且,有卢家湾建筑队的基础在,再安排两个监理,也完全不用担心质量不过关。
至于为什么会找他们?
当然是因为云湖建筑队的人,全都被行署布置了任务,去执行工厂扩建、集贸市场修建等任务去了。
本来杨康年还在头疼,从哪里给影视城项目挤一支建筑队出来。
结果陈凡根本看不上他们的队伍,直接说自己找。
集体建筑队成员全部都是生产队社员,他们可没有这个时代工人常见的傲气,让他们加班加点的干活儿,是半点条件都不讲。
而正规建筑公司的人,在参与重大项目的时候,特别有主人翁精神,选派的也都是能吃苦耐劳的优秀建筑工。
可到了普通任务时,就有些一言难尽了。
所以陈凡一看市里工程用工紧张,索性干脆不用他们的人,全都自己找。
这些人也没辜负他的期望,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甚至让他有了将其收编的冲动。
反正影视城的建设周期要持续不少年,有这样一支施工队在,会方便、也会安心很多。
不过这个先不着急,等有机会再说。
介绍完董正阳,陈凡又指了指旁边一位穿着长款风衣、看上去比较洋气的女人,“这位是外方经理马佳佳,也是未来影视城的主要管理负责人。她是从美国过来的,昨天才到这里。”
武厂长和况明义也和气地握了握手。
刚才他们看这个女人,就有点不太一样,现在一听介绍,顿时恍然,原来是从美国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