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 频繁交流(2 / 5)

穿在1977 狸猫换银子 4088 字 5天前

    且不说这篇论文有部分细节被徐教授修改过,哪怕没有,以他老人家的名声,再拉上江南省博物馆张馆长,一起给他挂名,那也绝不是蹭他的热度。

    是个人都看得出来,这两位是在给陈凡保驾护航。

    而且以徐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也绝对不会有人怀疑这篇论文,不是出自陈凡自己之手。

    只能说,徐教授的这种做法,是在向世人表明,“徐门”的衣钵,正式传给了陈凡!

    各行各业都有圈子,有圈子就有鄙视链。

    但不管是哪个行业,位于鄙视链顶端的,必定有学术界的一席之地。

    在文学界也是如此,通俗文学不如严肃文学,而严肃文学又不如国学。

    如今陈凡在国内最顶级的历史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便代表他已经两只脚踏进了国学的圈子,加上徐教授的保驾护航,以后再有人介绍他时,作协江南省分会副主席的名头、就可以稍微往后靠一靠,排在第一位的,应该是“著名学者”。

    将这篇论文发表在《历史研究》上,而不是江南大学自己的校刊《史学》,原因便在这里。

    这也是陈凡看见论文作者名单之后,才明白的道理。

    至于有没有可能也在《史学》上刊登?那只能说绝不可能。

    论文不比文学作品,严禁一稿多投,之所以能同时刊登在《人民文学》和《历史研究》上,是因为这两个是不同领域的专业期刊,一个代表历史、一个代表文学。

    这种打破常规的操作,代表了这篇论文的特殊性:以文物为切入点,兼具历史和文学研究性。

    在当前的相关研究领域中,也算是另辟蹊径、独树一帜。

    论文前的评论中也写明了这一点,这也是两本期刊的主编,用这种方式宣布“新学派”的到来。

    ……

    姜丽丽看了很久,才将这篇论文看完。

    看完之后,她捧着杂志,还有些依依不舍,等抬起头来,看着陈凡,只恨现在家里不是只有自己和他两个人。

    片刻后回过神,她微微抿了抿嘴唇,眼波流转,看了一眼正在与陈凡说话的姐姐,眼神深处闪过几分思索。

    陈凡注意到她合上了杂志,便转头看向她,笑道,“看完了?”

    姜丽丽回过神来,脸上瞬间堆满笑容,用力点了点头,“看完了,写得真好!”

    陈凡眼里闪过一丝惊讶,“你看懂了?”

    他写的可是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