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报到(3 / 8)

穿在1977 狸猫换银子 6248 字 6天前

两批入学的大学生,今年还有一批人,也是在这个时候和第一批学生一起入学,只不过他们的来历有些“特殊”。

    因为这些人没有参加高考,而是和前些年一样,是从全国各地的中学里面挑选出来的“优秀学生”,直接获得入学资格。

    也就是推荐入学。

    只不过相比以前,今年这类同学的数量极其稀少,而且只有少量学校接收。

    而之所以保留这部分入学方式,据说……咳咳,据说啊,是为了比较两种招生方法孰优孰劣。

    当然,事实如何不重要,大家心里有数就行。

    除了这些同学之外,在3、4月份第二批次同学报到的时候,又追加了一批补录名单。

    便有了第三批入学的学生,那时候一学期已经过半了。

    这批学生被录取的原因有点复杂。

    首先是和姜丽丽之前一样,有背景疑点的,被列入“候选”,然后经过各自学校领导翻阅拍板,决定录取,属于实实在在的幸运儿。

    其次便是成绩达标,但是因为录取名额有限,不幸没能被录取的一部分人。

    这种事情在后世看来再正常不过,名额只有这么多,优胜劣汰不是很正常?

    但是有些领导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这些人都是有才华的好青年,只是时运不济,被排除在外,既然大笔掌握在本座手里,这个方便之门必须开!

    于是后来又补录了一批,人数大约在第一批次录取的35%左右。

    可不老少了。

    当然,这是个好事,可是等到执行的时候,却又出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问题。

    大学不够用!

    当时全国就这么多大学,教学资源有限、招生名额有限,本来招收那些被选拔的优秀生,就已经挤爆了现有的教学资源,新产生的这些,实在是hold不住啊!

    尤其是宿舍不够用。

    那怎么办呢?

    没关系。

    “祸”是领导闯的,他们也自然有办法应对。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一条,学校不够,那就硬凑!

    于是一批普通中专,就这么被升格为大专或本科院校。(原在校同学笑晕在厕所)

    一方面,将录取在大城市本科院校的扩招生,以“走读生”的名义办理入学,也就是只需要增加几张课桌、食堂煮饭的时候多舀几碗米,就能解决问题。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