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牵线搭桥(2 / 6)

穿在1977 狸猫换银子 4817 字 6天前

错了主次,忽略了对员工的培训。

    如果你不改变一个人的习惯,那么一项制度最多只能保持到强行监管结束的那一刻。

    不要说28天改变一个人的话,那是这个人自己想变,然后才能用所谓的28天来培养成习惯。

    若是这个人自己不想改变,甚至心里还在嫌麻烦、排斥,别说28天,28年都不可能。

    反过来,如果能够将“素养”这一条执行到底,其他要求不过是顺理成章的事。

    不过话说回头,这个也不能全部怪企业主或者执行人,因为那时候的员工都是打工人,你不知道人家什么时候会走,还会花大力气将他培养成职工典范吗?

    你要是敢培养,人家就敢转头跳槽。

    日本之所以能施行,是因为当时日本流行的是“终身雇佣制”,除非是犯了大错,或者公司都要撑不下去,否则日本企业主不会轻易开除一个人,而员工更不会主动辞职。

    这样的员工,自然有培养价值。

    现在的情况是,这年头的职工何止是终身制?简直就是“生死制”!

    从娃娃出生开始,他就是厂里的人,只要工厂不倒,他又愿意进厂,那一直到进火葬场,生老病死、甚至包括结婚成家,工厂都要管着。

    这样的职工还不值得好好培养?!

    比如杨厂长他们就从来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他提出疑问,只是单纯的出自对这条管理办法的不解。

    但他也是老牌大学生,思维高度和理解能力都远超常人,此时听陈凡这么一说,立刻就明白其中的道理,连连点头说道,“对对对,再好的政策,也要靠人来执行,如果人都不合格,那么好政策也落实不下去。”

    他低头再去看这套办法,只觉得字字珠玑,不由得连连点头。

    这时工会赵主席略带不解地看着陈凡,问道,“你刚才说另外还有三大原则,安全、速度和节约,为什么不一起写上呢?”

    陈凡耐心解释道,“安全当然是重中之重,但是我说的安全,并不只是指生产安全。如果只要生产安全,能够把这五条原则执行到位,就基本上可以杜绝。”

    杨厂长立刻来了兴趣,拉过椅子坐到他对面,又递过去一支烟,好奇地问道,“难道除了生产安全,还有别的什么说法?”

    别提人身财产安全,那是基本常识。而且也不归厂方领导管,那都是保卫科的事。

    而保卫科除了对厂方负责,同时还要接受公安处的领导,责任不是一般的重,却也轮不到厂方过多的指手画脚。

    他们只接受厂方安排的任务,也就是所谓的听调不听宣。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