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向安也没得选,把手中仅有的“二十万贯”
扔了出去。
结果毫无悬念,又是李慕舟拿下牌墩。
他笑眯眯地把牌一拢:“哎,不好意思,这局牌墩拿下了。”
第三轮,李慕舟改了门色,丢出一张“六文”
。
段昊初见状,毫不犹豫地出了“七文”
。
张书淮眉头一挑,竟垫了张“五索”
。
显然他手里没有文钱门的牌。
林向安略一思索,段昊初是和是一伙的,于是扔了张“二文”
。
这局,段昊初赢了,局势终于有所扳回。
打到这时,林向安已经大致分析了几人出牌的习惯。
从这三轮中看:
李慕舟惯先出大牌,先下手,赢下再说。
按这个思路推测,他此时手中已无文钱门的大牌。
张书淮则没有文钱门的牌。
这就意味着,“九文”
要么还藏在暗牌区,要么就在段昊初手里。
林向安心中盘算:目前他这边“八文”
最大,再加上手握“空没文”
,若等个合适时机,未必不能来一记“吊牌”
,增加赢分。
不过,这牌还有几局,不用着急,再等等。
又过了两轮。
段昊初和张书淮各自赢了一墩。
至此五轮结束,林向安和段昊初这边落后。
眼下每人手中还剩三张牌。
林向安这边是:“空白牌”
、“八文”
、“五文”
。
虽然文钱门吊牌,只有三分。
但也能翻盘。
而在第四轮时,段昊初已经出过“九文”
。
那么“空白文”
在他手里,“八文”
、“五文”
可以用来吊牌了。
文钱门里,他手里的牌最大了。
第六轮由张书淮先出牌。
他顿了顿,没急着动手。
手里这会儿剩下:“千万贯”
、“八十万贯”
、“八索”
。
而之前五轮,他出掉的是:“一万”
、“三十万贯”
、“五索”
、“四万贯”
、“七索”
。
如果桌上真有人攥着“空白文”
,他怎么出,才能多赢一墩?
“万万贯”
未出,九索也还没露面。
这种局面,只能赌一赌了。
终究打出了“八索”
。
林向安扫了一眼,嘴角弯了弯,暗道还好轮到他紧跟其后。
“空白文”
最妙之处,就可以替任何尚未现身的牌。
他这时若拿“空白文”
替“九索”
压下去,那这一墩,非他莫属。
于是林向安不动声色地把“空白文”
打了下去。
张书淮一见,嘴角明显抽了一下,像是意识到了什么。
李慕舟随后扔了“四索”
。
段昊初则翻了翻手里的牌,丢出“七索”
。
林向安便顺理成章地将这一墩收了过来,慢条斯理地摆在自己面前,神情淡定。
第七轮开始。
林向安直接出了“文钱门”
的“五文”
。
李慕舟一见,有些微微诧异。
略一回想,心中盘算:
这文钱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