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
这有点像什么感觉呢?!
明明你对自己做的这份试卷很满意,应该是满分,而且跟标准答案一样。
但总觉得,最后一题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那个办法,可能更省步骤,老师看了会夸奖你。
诺兰的心情就是这样。
局限于剧本,小丑形象被固定了……但陈愈给他演出了一个,跳出剧本框架的小丑丰满形象。
这就是诺兰明明满意,但内心挣扎的原因。
而且他已经开始痛苦。
他虽然不愿意认可陈愈的这种表演更好,但不得不承认,他内心一直有一个念头在试图说服他。
陈愈就是演的更好,那个小丑比剧本上设定的小丑,更加能让观众感到共鸣。
首先,他是人,而后他走进了深渊。
而不是,他本身就在深渊。
人都是有怜悯之心的,他们虽然喜欢那个漫画中走出来的小丑,但如果这个小丑其实跟我们周围的普通人一样,他是在种种境遇下,才变成了这样的一个“坏蛋”!
那观众的感官和喜爱绝对会更加的强烈。
他把一个二次元的纸片人,演出了有血有肉有生活的那种角色。
电影改编的初衷,不就是为了这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