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我们怎么来评价呢?是个无人性的异化者?还是有崇高使命感的信仰人?”
毫无疑问,张伟提出的这个观点,也是其他一些文学评论家有提出来的,这里面也算是替林有成的《暗算》说话。
因为这部并不是被老文化工作者认为的抹黑和中伤隐蔽战线的同志,而是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战线同志不为人知的牺牲。
研讨会上其他人都认真听着张伟的话,甚至还有人直接拿着笔,记录着一些精彩的观点和文字。
张伟继续说道:“我们都知道《暗算》第一部《听风》,神奇人物阿炳是个自然人,他只知道娘对他好,安在天同志对他好,他不能理解组织以及组织使命的概念,他的行动是建立在报恩的基础上的,所以他虽然为组织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他本身不是组织中人,而只是组织的一个工具。安同志是一个组织中人,他操控了阿炳,让阿炳在报恩的观念下为组织工作。”
“《暗算》第二部《追风》中的黄依依是个天才的数学家,解密工作非依靠她这类人不可,但她只是自然人,具有自然感情,所以她不理解组织为何物。她参与解密工作只是为了获得她的爱情。而安在天同志是组织人,他的行为不是出于他的自然感情,相反往往是违反他的自然感情的,为了组织需要他可以亲手枪杀自己的妻子,为了组织需要,他也可以压抑对黄依依的自然感情。黄依依比阿炳聪明的是,她终于开始理解什么是组织人,并且开始自觉地把自己变成一个组织人,这样她留了下来,但不再与安在天同志发展感情了。如果说文艺作品一般是歌颂具有自然情感的人的,《暗算》中,自然道德感的代表人物阿炳与黄依依,塑造得很可爱。但《暗算》也塑造了安在天同志这样一个组织人的形象。”
“在自然人与组织人的激烈冲突中,我们似乎也理解了组织人的行为逻辑。安在天同志是不会闹情绪的、安在天同志是不会感情用事的,他是真正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