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蒜(3 / 4)

藏室空间愈捉襟见肘,这还是将大件家具和船上货物保留在山下窝棚的结果。

若是把山下所有物资连同王灵官的塑像都搬上来,别说这个储藏室,就算加上卧室和厨房也未必够用。

而且陈舟也意识到,他必须单独开辟一个工作室,将土砻、脚踏碓、石磨这种工具放在其中,方便集中使用。

总不能一直把这些体积庞大的加工器械放在室外平台上。

风吹日晒雨淋,它们的使用寿命至少要打个五折。

更别说以后还要制造更多加工机器,比如便于制糖的甘蔗榨汁机、打铁的区域、雕刻区域、制陶的机器、各种模具。

这不是在现代,想要什么东西上网一搜,花点钱就能买到。

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孤岛上,一切都得自食其力,每一件普普通通的东西背后都需要付出莫大的努力。

除了建筑工作和扩展窑洞外,陈舟还安排了绘画任务和制陶任务。

不过制陶任务恐怕不是那么好完成。

受到雨季的影响,大烧陶窑只有在小雨天气或者阴天无雨的情况下才能烧制陶器。

已经度过一个雨季,陈舟很清楚那种天气有多难得。

所以在制陶任务之外,他还准备了“改造式燧枪”

工作。

……

种类繁多的工作总是让他分身乏术,从断崖处搬运石块上山时,陈舟常常思考——

他这个能改变整个世界的大脑和里面装着的先进知识难道就要浪费在搬石头上吗?

一次一次不知道想过多少次这个问题,终于使他坚定了驯化食人土著的决心。

从原著中的描述中可以看出,这些食人土著虽然愚昧迷信,却也不是不畏惧死亡的——被同类生吞活剥,一点点吃进肚子这种事,想必不会有人不惧怕。

仿照鲁滨逊驯服星期五的经历,陈舟打算采相似仿的方式,击退举办盛宴的食人土著,先救下一名土著帮他干活。

在驯化这名土著的过程中,他可以籍此了解这些食人部落内部的文化和精神风貌,从而决定下一次解救土著应该激进一点还是保守一点。

如果土著们的性格大多和星期五一样,本质比较淳朴,忠诚,知恩图报,且干活勤恳不偷懒的话,他就多救一些土著。

要是“星期五”

这样天生的好奴仆数量稀少,大多数土著都冥顽不化,一肚子坏水,他就会放下对同类的怜悯之心,痛下杀手。

根据土著登陆规律,下一次食人盛宴将在15个多月后举行。

也就是说,他必须在明年12月之前做好“法场劫人”

的准备。

事关身家性命,陈舟不敢大意。

进攻武器方面,他打算用那把左轮手枪做底牌。

那把手枪的子弹应该为762毫米子弹,只要命中内脏或头部这种要害部位,基本可以保证一枪毙命,如果土著们没有压倒性的人数优势的话,足够保命。

当然,左轮手枪是底牌,日后面对西班牙劫掠者或许还有用,能不浪费子弹尽量不浪费。

按陈舟的计划,“陈氏改进燧枪”

才是“劫法场”

的主力武器。

拆下脑瓜崩神器的弹簧后,他本想仿照1819世纪的主流步枪结构,制造一把相仿的步枪。

不过随后送至的键盘、人体工学椅等奖励使他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或许他可以制造一把半自动电打火步枪。

由于作战背景的特殊性,这把枪完全可以放弃许多现代枪械的优势,把技能点往火力、精准度、射程方面点。

或许制造成功后,这把枪的每一颗子弹都需要半天时间才能搓出来;

或许这把枪会很笨重,难以背着它长距离跋涉;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