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水车磨坊(3 / 6)

面也与雨季不方便建造有关。

    不过棚圈没建成,陈舟却顺利完成了另一个搁置许久的项目——水车磨坊。

    ……

    1663年的雨季格外给面子,有时连着几天强降水,有时只在上午落一场小雨,到中午便放晴了。

    利用这偶尔且短暂的晴朗,陈舟带领土著们在河道旁搭起了一栋木石结构的房屋。

    ……

    正式动工时间是2月22日。

    陈舟原本打算直接在水中搭建地基,然后将整座磨坊建造起来。

    然而他沿着河道走了好几圈都没找到合适的建造地点。

    要想水车动力强劲,需要水流有落差,够深够急,但岩河河道大多较为宽阔平坦,且水流速度整体较为缓慢,虽能带动水车,却不满足陈舟的需求。

    至于其它河流,距离农田又太远。

    当然,岛屿大大小小的小河流山涧乃至溪流并不在少数,其中还真有几个适合建造水车磨坊的地点。

    比如深潭上方,急流而下的山涧,它的流速是绝对够支撑水车工作的。

    不过陈舟最终没有选择山涧。

    一者因为山涧位于断崖之上,两旁仅有坎坷的山路可供搬运物资,交通运输并不方便。

    二者因为山涧受雨季旱季影响较大,雨季水流湍急,却容易肆虐决堤。

    一旦山上由高到低的水流量过大,就容易汇聚成洪水冲垮河道两边的一切,水车磨坊建造在这里并不安全。

    到了旱季,尤其是四月中旬到八月中旬的长旱季,山涧又会进入类似枯水期的状态,到那时,水车磨坊基本无法再发挥作用,只能用人力加工粮食。

    这两个致命缺陷使陈舟不得不放弃山涧,转而选择了更费力气的方法——人工水渠。

    ……

    在陈舟的要求下,已经有一定施工经验的土著“施工队”以极高的效率在岩河旁选定的地点挖了条有落差,足够深且宽度适中的水渠出来。

    水渠形如一个字母“C”,连接了两处岩河河道。

    挖完后,陈舟并未第一时间掘开阻隔水渠与河流之间的土壤,而是选择先搭建磨坊,组装水车。

    磨坊的基底为纯石砖加白泥,整堵石墙基底的高度超过1m,确保整个磨坊坚固耐用。

    在石墙基底上方,则由木质框架组建,最后在屋顶铺上倾斜45°的木板,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