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初次锻造(3 / 9)

 现代锻炉顶多再增加一个用于预热空气提升燃烧效率的换热器,或是在炉体保温层中安装一个用于余热回收的水套。

    而这三样核心结构,只需设计好布局,确保风室能将风送入燃烧区,促进燃烧效率便已足够。

    ……

    研究了七八天,绘制了一堆设计图,感觉自己的理论无太大纰漏后,陈舟正式动工。

    锻造室内开拓出的空间已足够使用。

    不过在搭建锻炉之前,他还得烧些耐火砖出来。

    室外整天阴雨绵绵,制陶窑无法正常使用,陈舟只能在锻造室内搭建一个临时砖窑,小批量生产他所需的建材。

    好在锻造炉的体积不算庞大,需要使用的耐火砖不是很多。

    没用半个月,他便准备好了足够使用的白泥砖,随后拆掉临时砖窑,在靠外墙的位置垒砌起锻炉。

    ……

    对于自己不擅长的领域,陈舟向来喜欢选取保守些的设计思路,这个锻炉也不例外。

    它的燃烧室与加热室使用的是非常传统简单的上下布局。

    风室则与传统锻炉稍有不同——

    加热后的空气有利于促进未燃气体充分燃烧,所以现代锻炉通常都有一个用于加热空气的换热器。

    陈舟在设计锻炉的时候考虑到了这一点,特意将风室分成了上下两部分,借助燃烧区的余温先行加热空气,随后再把加热后的空气通过炉膛底部送入燃烧区。

    锻炉的加热室是直通式结构,并无多余设计。

    建造排烟系统时,陈舟倒是想过通过在总烟道中增添一条新通道,使烟气进入换热区,进一步利用燃料释放的热量。

    不过风室中已有换热区,在烟道中再增添换热区总显得有些多此一举。

    倘若天气晴朗不影响室外工作,能搭建一座更大的制陶窑,陈舟倒有烧制一个方形陶缸,将其安装于加热室两侧,在锻造过程中顺便烧开水的想法。

    可惜眼下条件不允许。

    况且对于这个锻炉的实际表现陈舟心里还没底,便也不去想那些花里胡哨的功能,只是专心致志地搭建这件可以帮助他走向铁器时代的“利器”。

    ……

    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建造经验,如今作为半个“土木老哥”,陈舟搭建起锻炉还算得心应手。

    不管是燃烧室还是风室,亦或是加热室都没难住他,只在制造风箱时遇到了一些麻烦。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