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准备工作(2 / 6)

nbsp;若没有青年土著俘虏,他希望能解救一名十四岁到十六七岁的少年俘虏。

    在陈舟认知中,土著少年的性格应该是较为纯粹的,学习能力也比较强,虽然体力可能不太够用,但也可以慢慢培养。

    相对青年土著来说,少年土著能达到的上限会更高一些。

    ……

    假如老早在山上观察到土著们带上岸的俘虏中有青少年,且排在最危险的第一位或者第二位,在能够自保的前提下,陈舟一定会救出其中一名土著俘虏。

    倘若所有俘虏中,一个青少年都没有,只有中老年人,他可能就会斟酌着下手了。

    中年土著从小在原始部落长大,并参与到部落之间的内斗中,感受过食人的狂热,也落入被食的境地,他们的内心说不准已经完全扭曲。

    且中年土著已经懂得许多在野外生存的技巧,把他带回家,如果他有心逃跑,很难看管。

    老年土著的缺陷就更明显了。

    没有充足的劳动能力,这是他最大的缺陷。

    同时他受原始部落影响深远,思想顽固,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差,学习能力差,想在短时间内学会一门全新的语言根本不可能。

    不过老年人也有老年人的优点,起码他们对原始部落非常了解,如果能学会汉语,互相交流。

    陈舟完全可以通过老年土著掌握原始部落内的风俗习惯,进而“对症下药”。

    ……

    在规划好救人的优先级后,陈舟又不得不考虑,解救俘虏后,该把他安置在哪。

    确认土著对自己产生敬畏之心,且忠于自己之前,他不会让土著踏入窑洞,甚至是这个院子半步。

    这里是他的私人领地,一旦土著贸然踏入,他就完全有理由怀疑,土著对自己有不轨之心。

    一旦这种陌生的主仆关系中缺少了敬畏这一元素,他必定会先下手为强,将隐患掐灭。

    毕竟关系到身家性命,必须付出加倍的重视。

    思前想后,他决定在围墙瞭望塔的正前方,田地旁边,单独搭建一间木屋。

    这个木屋内部只容得下一个小灶台和一张床,床的位置正对瞭望塔,那里要开一扇很大的窗,只要他登上瞭望塔,就能将木屋内的情况尽收眼底,借此掌握土著俘虏的动向。

    至于土著会不会趁他睡觉偷偷溜走,陈舟也没有特别合适的办法约束。

    总不能给土著带个镣铐,上面挂把锁,让他干活的时候把锁打开,干完活再扣上锁。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