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可可树(4 / 6)

,窑洞呆腻了,偶尔来这里住两天。

    ……

    从登山包中掏出提前准备好的容器,摘了一些成熟的香橼,又小心翼翼地从地上挖取了几棵娇小的树苗,陈舟继续往山谷深处走。

    行至接近半山腰的地方,他总算见到了心心念念的可可树。

    可可树比他想象中高大粗壮得多,低矮的大约5米,粗壮且古老的一些甚至有十几米高,比陈舟老家那些杏树梨树高出三倍还不止,望上去非常壮观。

    可可树的树干呈黑褐色,表面长有一些白色斑点。

    它的枝杈光滑,叶片嫩绿,果实就直接挂在枝杈上,从下往上看去连成一串,颇为壮观。

    果实的状态并不一致,其中有绿色的、有红褐色的,也有黄色的,都呈橄榄状,大小也各不相同。

    与大多数树木的果实一样,可可果的颜色代表着它们的成熟程度。

    绿色的是最不成熟的果实,当它们发育到一定阶段,就会慢慢变成淡黄色,继而变成黄色,然后往橘红色转变。

    在这个过程中,可可果内的可可豆也会逐渐变大,成熟,直至可可果的果肉木质化,成为硬壳,里面的可可豆才完全成熟,成为能生长出新树的种子。

    此时的可可豆,便是制造巧克力的原料。

    不过现代常见的固体巧克力制造工艺非常复杂,需要用到可可豆烘焙机、甚至是可可豆碎粒机与脱壳机,最后还要用巧克力精炼机和巧克力温制机进行进一步处理。

    以陈舟目前的技术水平,完全无法实现。

    他所了解的巧克力制造与食用方法远没有那么复杂。

    其实在17世纪,这种工艺早已借助西班牙人的传播,从南美洲流传到了欧洲,并成为欧洲贵族下午茶的必备饮品之一。

    这种食用加工巧克力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将烘焙后的可可豆去壳,研磨成粉,加入肉桂、香草和糖等调料,将其放入模具中压成块。

    然后将这个方块放进一个金属容器中加热,在此过程中需要用搅拌工具不停搅拌加热中的巧克力粉,使其与香料充分混合。

    搅拌后,直接将滚烫粘稠的巧克力倒入杯中,这甜美醇香的热饮就做好了。

    ……

    古法制造巧克力所需的工具和原料陈舟基本都有,只是少了几种调料,不过他觉得只加糖制成的巧克力味道应该也不差。

    毕竟巧克力与咖啡不同,对调料和工艺的需求不高。

    咖啡豆以苦涩为主,入口后还有股酸味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