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士任职有三个月探亲假,之后除非丁忧升职换地方,没有机会回老家省亲,要是想衣锦还乡就要告老还乡了。
王慧珍知道地方就打算多带点厚的布料子,棉衣也要赶制,虽然有三个月的时间,但是现在已经九月份了,三个月就是一月份前赶到地方,已经是大寒的时候了,从京中过去要二十五六日,要是回家再过去至少要一个半月,估计要是没点厚衣服很难过了。
王慧珍有些发愁:“二爷,这时间有些紧,咱们回去待不了多长时间。”
阮青瑜也知道这时间点不好,要是早点夏季或者开春后最好,但是偏偏是冬季最寒冷的时候过去,听说那边现在已经冷了。
“老家是一定要回的,我是想着咱们到司隶渡走水路回去,这样大概要十三天就能回去,北上的时候也是先水路,就是怕运河上冻。”
元兴朝的水路修的已经是极好了,只是价钱也不便宜,所以一般不着急也不走水路。
这次授官,朝廷发了俺家银子还有三年的俸禄,没错这一任如无意外最少要三年,所以俸禄一起发了,至于跑路或者意外,这种事还没有人敢干,除非整个家族都不想活了,加起来零零碎碎折算成现银有一千二百两银子。
朝廷待遇还是不错的,正常中等县的俸禄折算成白银一任是九百两,上等县是一千两,下等县是八百两银子,艰苦之地也有补贴,所以阮青瑜带回来一千两百两,看着不少,但是要是去了路费,走水路,那也是一大笔,估计能剩下一半就很不错了。
王慧珍想着赶路就头疼,要是能花点钱少走几日也好。
“二爷,这样算咱们能在家待一个月?”
“恐怕不行,最多半个月咱们就要走,晚了天就冷了,路上艰难。”
王慧珍一想到寒冷的冬天,就有些打颤,既然已经选择了,早点去也好。
“那好,我这边已经收拾好了,随时可以出发。”
“后天咱们就上路,明天去跟朋友告个别。”
因为之前已经聚过了,所以大家也有分寸,知道就要离别,林淮安还没排到他,估计轮到他也没什么好地方。
李镇韦宏杰是要等到明年春加试再重新考,张伟赫也中了进士,名次比阮青瑜还前边五位,想办法留在京城里,是几人前程最好的。
“自此一别不知何时再聚,祝阮兄前去鹏程万里一路高升。”
与加为好友告了别,王慧珍也与赵嫣儿告别:“京里的铺子就麻烦妹妹了,等我到了地方给妹妹捎信,要是有什么新花样也会一并带过来。”
“姐姐保重,但愿以后顺遂,早日来京团聚。”
离别是忧愁,归乡是思念,正应了那句:“人有旦夕祸福,月有阴晴圆缺,此事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