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回国(3 / 4)

不是,也不止,但是违约金是按我培养你花的钱的十倍来算的。

我给你花了前前后后不算了,估个二百五吧……”

蓝天佑自嘲地开口。

“十倍,两千五百,怎么样?拿的出来吗?”

蓝天佑笑着问她,神色里带着淡漠。

薛君怜点点头“你筹备告别会吧,我去拿钱,等告别会结束,我把违约金交给你,然后契书作废,我们立字据,找中人做个见证。”

蓝天佑点头“行。”

薛君怜说完也不多做停留,就准备起身走了。

“你这个小没良心的,真的就要这样走了?”

蓝天佑这才埋怨地开口。

“买卖不成仁义在,王爷到时候邀请我来多萝国巡演,我还是会来的,但是别的就算了吧……”

薛君怜笑着开口。

“志愿和意向都不一样了,既然如此,何必让彼此都难受,不如各退一步,就各自安好。”

薛君怜把手上蓝天佑送她的银手钏给脱下来,放在桌子上。

薛君怜转身离开。

蓝天佑拿起银手钏,目光看了很久。

那串银钏子静静躺在他手里时,倒像把揉碎的银河星子全拢进了方寸之间。

最细的银线被挫成半分长的小星子,每一颗都錾着七瓣星芒,尖梢处被他用鹿皮反复摩挲,泛着月光浸过似的柔光。

这些碎星银点被串成三层,每层星子错落着挨在一起,又用更细的银丝在暗处绾了活结,抬手时三层星串便簌簌叠动,星子碰着星子,出碎玉落银盘似的轻响,倒比寻常铃铛更添几分幽微——像是站在寒夜里听星子私语,清泠又绵密。

谁也想不到,这串看似精巧却不张扬的银手钏,竟耗了蓝天佑之近两个月的功夫。

他本不是个精于细活的人。

常年握笔练剑的手,指节分明,掌心带着薄茧,寻常连穿针都要费些劲,更别说对付这些比丝粗不了多少的银线。

最初想做这物件时,连府里最老的银匠都劝他:“王爷,这碎星钏看着简单,实则每颗星子都要先熔银成丝,再用小錾子一下下剔出星芒,稍有不慎就断了。

十颗里能成三颗,就已是巧匠了。”

他偏是个认死理的。

先是在银匠铺子里蹲了半月,看老师傅如何熔银、拉丝、淬火,回到府里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对着一堆工具琢磨。

头一个月,光是熔银就烫了三次手,最严重的一次,右手虎口被溅出的银珠烫出个燎泡,握笔时都颤,却还是瞒着人,夜里用凉水冰过了继续练。

最难的是錾星芒。

那小錾子只有指甲盖大小,得用拇指和食指捏着,手腕悬在空中,全凭巧劲让錾子在银片上划出均匀的七道尖痕。

他练到第三个月时,指尖被錾子磨出的茧子掉了一层又一层,指腹泛着青白色,连端茶碗都晃。

有次急了,一錾子下去没稳住,银片应声裂成两半,他盯着那道裂痕看了半晌,竟把自己关在暖阁里一日没出来。

后来还是借着去元启国巡店的由头,特意绕去了水城。

水城那里有位姓苏的老银匠,据说祖上曾为宫里打造过饰,最擅做这种细巧活计。

他守在苏师傅的小铺子里,从晨光熹微看到暮色四合,看老师傅如何用牙咬着银线调整弧度,如何用特制的小剪子剪出星子的尖角。

临走时,他没要老师傅帮忙,只讨了些水城特有的软银,说要自己试试。

水城的雨季里,他住的客栈窗外总有雨打芭蕉的声儿。

他就坐在窗边的小案前,借着窗纸透进来的天光,一点点打磨那些银星子。

有次雨下得大了,风卷着雨丝打湿了案上的银料,他伸手去护时,手腕撞到案角,刚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