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什么去病未来的气性那么大吗(1 / 6)

许院长听着李今越和刘彻那番暗含机锋的对话,虽然不甚明了他们为何会突然提到汉朝,以为是这位“刘先生”

与汉武帝同名,所以对大汉比较有归属感。

她没有多想,待两人话音落下,便继续说了下去。

“后来我和丈夫也对这里彻底失望了,他再无心专心教书。

可我们也不能就这么对这里的女娃娃们坐视不管。”

“于是,我和丈夫就开始慢慢寻找,收养那些生了女婴却不愿养的家庭的孩子。

最开始我们收养了五名女婴,全靠个人积蓄和家里的帮扶。”

“但我们很快就知道,养孩子的花销有多大。

而且,附近村子的人知道我们在收养女婴后,竟然有的人竟然趁着晚上,把孩子直接丢在我们家门口,我们无可奈何,只能陆续又收养了几个孩子。”

“可随着孩子越来越多,我和丈夫的积蓄渐渐见了底,也知道这样下去,光靠我们个人肯定是坚持不住的。

于是,我们和家里人商量,决定还是要开一家儿童福利院,寻求国家的帮助。”

说到这里,许院长的脸上终于浮现一丝笑容:“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我和丈夫注册了这家福利院,选择了现在这个位置开办,国家为我们负担了百分之六十的支出,我和丈夫的压力一下就小了很多,而我们这的孩子也越来越多。”

刘彻闻言也点了点头,他看得出来,许院长与她的丈夫都是心善之人,否则不会散尽家财只为了这些与他们没有丝毫血缘关系的孩子们。

后世华夏显然也是支持这样的行为的,他可以想象若是在华夏各地开设如此的机构,哪怕仅仅只负责百分之六十的支出,但统计起来肯定也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但刘彻认为,这是值得的,至少对于大汉是值得的。

他心中迅盘算起来。

若在大汉各地设立起这样的机构,由朝廷出资扶持,收养孤儿弃婴,那定然能让大汉的百姓,更加心向大汉。

同时,此举亦可大大减少大汉孩童的死亡率。

更重要的是,这些孩子是由大汉设立的机构养大的,自幼便受大汉恩惠,待他们长大成人,对大汉的忠诚之心,将远寻常百姓!

此举无论是对民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