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翻江倒海(2 / 2)

有道高真,且气机纯正,并无丝毫阴翳之感。

他难掩好奇:“我观二位道长,似神仙人物,玄功应当不俗。”

“何不投靠赵德操,反而舍近求远,千里迢迢赶来长安?”

吕洪直言不讳:“贫道师门,并非三十三支道脉正统,不入燕王尊眼。”

“听闻,秦国公求贤若渴,广纳天下能人异士,方才前来投奔。”

高楷面露笑意:“二位道长不必妄自菲薄,我自不会以门第出身论英才。”

“既然诚心来此,便入我麾下任事,如何?”

“谢秦国公!”

两人大喜,“愿为秦国公效犬马之劳!”

高楷心生考校:“听闻,孙道长游览长安城,现三大不足,不妨详细说说。”

“是!”

孙伯端面色一肃,将心中所想和盘托出。

“道长法眼无差。”

高楷连连点头。

实则,他对此早有考量,只是战事频繁,一时耽搁了。

“不知孙道长可有良策,排忧解难?”

孙伯端侃侃而谈:“贫道一路所观,长安城人口,大半聚集在东西二市,及邻近诸坊。”

“然而,城南却人烟稀少,颇为荒凉。”

“秦公可下令,分散人口,以免太过集中。”

“此外,可引导外来之人,落户城南诸坊,以充实生气。”

高楷颔:“道长所言有理!”

不过,这只是权宜之计,若要解决根本问题,须得终结乱世,鼓励生育。

到太平盛世,人口自然而然会增长。

孙伯端继续说道:“太极宫并不宜居,秦公不妨迁移至大明宫。”

“此宫位于龙原至高点,不光俯瞰整座长安城,更凉爽怡人,适宜居住。”

高楷微微摇头:“我于太极宫居住未久,不宜兴师动众,再迁别宫,以免劳民伤财。”

“不过,请道长做一番法事,清除宫中邪气,梳理风水。”

“遵命!”

孙伯端自无不从,暗赞秦公以民为本,果然仁德之主。

“对长安城排水难题,道长有何高见?”

高楷询问道。

孙伯端回言:“依贫道愚见,可增设沟渠。”

高楷肃然颔,此前,宇文凯曾经上禀,长安城构造,有一重大缺陷。

偌大城池,竟只有主干道两侧,有主排水渠,却无一支渠。

另外,主渠宽度、深度,仅有两米,太过逼仄。

这也算是长安城“历史遗留问题”

了。

先帝时,因长安旧城年久失修,日渐破败,便择新址,在龙原上另起一座雄城。

然而,先帝好大喜功,只给半年时间兴建,如此紧迫,只能“多快好省”

建成之后,新长安城虽然壮丽,皇宫穷奢极侈,但免不了有所权衡。

为了赶工,将作大匠只能选择性忽视排水沟渠。

只是,龙原地势高低不平,排污效果本来就差。

却只有主沟渠,根本不够用,甚至,太极宫地下,也有很大一部分没有下水道。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