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可奴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军队在宋军的猛烈攻击之下节节败退,伤亡惨重,心知大势已去,但他不甘心就此束手就擒。
于是,他咬咬牙,下定决心要拼死一搏。
只见他集结起身边为数不多的亲信部下,妄图冲破宋军的包围圈,杀出一条血路来逃脱生天。
然而,那潘金莲心思缜密、智谋过人,她已料想到对方可能会有的这一动作。
于是乎,她当机立断地下达指令,让杨志率领着一队训练有素且装备精良的精兵强将,迅出击,成功地截断了敌人的退路。
只见那杨志威风凛凛地骑在一匹高大威猛的战马上,他怒目圆睁,口中出一声震耳欲聋的大喝:“呔!
贼子休走!”
伴随着这声怒吼,杨志双腿用力一夹马腹,战马如离弦之箭一般疾驰而出,向着敌军猛冲过去。
而他手中紧握的那柄长枪,更是如同一条出海蛟龙般上下翻飞,枪尖闪烁着寒光,直直地朝着萧可奴刺去。
面对如此凌厉的攻势,萧可奴不敢有丝毫怠慢,他敏捷地侧身一闪,险之又险地避开了这致命一击。
紧接着,他挥舞起手中那把锋利无比的大刀,顺势展开反攻。
一时间,只听得兵器相交之声不绝于耳,火花四溅。
就这样,两人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激烈地厮杀起来。
他们之间的每一招每一式都蕴含着无穷的威力和精妙的技巧,令人目不暇接。
眨眼间,双方已经激战了数十回合,但依旧难分胜负。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萧可奴渐渐开始感到力不从心,毕竟他孤身一人面对着实力强大的杨志以及众多精锐的宋兵。
反观杨志,则越战越勇,气势如虹。
渐渐地,萧可奴逐渐落入了下风,他的部下们也在宋军的猛烈攻击之下伤亡惨重,纷纷倒地身亡。
终于,在一次交手中,杨志看准时机,猛然力,手中长枪犹如闪电般疾刺而出,精准无误地刺穿了萧可奴的肩膀。
萧可奴惨叫一声,身体摇晃着从马上跌落下来。
杨志不给对手任何喘息之机,手起枪落,直接将萧可奴挑于马下。
随着萧可奴的战败,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终于画上了句号,最终以宋军的大获全胜而告终。
潘金莲见状,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她立即下达命令,让士兵们清理战场,收缴敌人留下的各种战利品。
同时,还特意派遣专人快马加鞭地将萧可奴的级送回汴京,向朝廷报捷。
那些原本趾高气昂的西夏将领们此刻一个个都成了阶下囚,他们垂头丧气地被宋军士兵押解着,缓缓走向金莲所在的营帐。
潘金莲端坐在营帐之中,目光冷冽地注视着眼前这些狼狈不堪的敌人们,心中不禁涌起了一丝难以抑制的得意之情。
金莲嘴角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她美眸流转,扫视着在场的众多将领,轻声说道:“诸位将军,可知道此番战败究竟因何而起吗?”
此时,人群中一名将领满脸愤懑之色,怒声吼道:“哼!
分明是你们耍阴谋诡计!
若不是这般阴险狡诈,凭我等实力,又怎会落得如此凄惨下场!”
听到这话,金莲脸色骤然一寒,目光如利刃般射向那名将领,冷冷地回应道:“所谓兵不厌诈,这可是行军打仗的常理。
身为将领,如果连这点浅显道理都不明晰,又怎能统率千军万马、征战沙场呢?事到如今,尔等已然成为我宋军的俘虏,摆在你们面前有两条道路可选,其一便是归顺我大宋王朝;其二,则唯有死路一条。”
此言一出,众将领不禁面面相觑,一时间皆陷入沉默之中,似乎谁也拿不定主意该作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