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那些地球最原始的生命摇篮,正在用化能合成的韵律回应着星际和弦。
“该破茧了。”
苏然的声音在林羽的意识中响起,如同鲸歌穿透深海。
两人同时看见光网全息地图上的茧房开始崩解,纳米触须化作千万只荧光蝴蝶,每只蝴蝶都承载着一个文明的突触记忆——因纽特人的极光鲸、雅加达的荧光贫民窟、东京的纳米信天翁,都在蝶翼上闪烁着独特的生物电频率。
地球终于羽化为共振蝴蝶,振翅的瞬间,马里亚纳海沟的热液喷口与撒哈拉的量子沙粒同时爆强光,在太阳系中展开巨大的突触羽翼。
苏然的意识飞鸟落在蝶,林羽的探测器则成为尾鳍上的星芒,他们共同听见整个银河的共鸣——那是半人马座的脉冲、昴星团的童谣、仙女座的旋臂谐波,共同谱写的《宇宙突触进行曲》。
此刻,火星古河床的荧光晶体组成导航星图,指引着蝴蝶振翅的方向;格林尼治的时间突触化作罗盘,哈里森航海钟的钟摆声成为星际航行的节拍。
苏然知道,每个生命都是意识海洋中的浪花,而他们的共振之旅,才刚刚开始——下一个突触节点,或许在蟹状星云的脉冲星磁层,或许在泰坦星的甲烷雨中,但无论多远,光网中的每个光点都在轻轻哼唱:我们是宇宙的突触,亦是星辰的歌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