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杨阜的愧疚(2 / 3)

自己安全了,董仲颖的心思立刻就活泛了起来,在杨阜的话语声之中,董仲颖终于盘算清楚了接下来该怎么做。

那就是稳,首先是稳住杨阜。

董仲颖觉得在这件事情上杨阜并没有什么大错,更没有在失误之后推诿扯皮,反而是定定心心的将所有的事情讲清楚,甚至将其中的利弊得失都盘算的很是清楚,这样的失败并不可怕,甚至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杨阜的状态显然对于这样的事情还有些耿耿于怀,觉得是自己让秦王的大业遭受到了损失,阻碍到了众人进步的道路。

“义山,这样的事情不要放在心上。”董仲颖安慰他道,“我过去从一个哲人那里听说过一句话‘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能够从失败中汲取教训,这样的失败并不可怕。”

杨阜的脸色还是有些愧疚。

董仲颖看到杨阜这个样子又继续忽悠了起来。

他对杨阜问道:“义山,本来你的目的是什么?”

杨阜回答说:“希望三辅之地的世家和曹操两败俱伤,这样北方四州就可以传檄而定,而三辅之地的世家也可以有所收敛。”

随后杨阜告诉了董仲颖一些事情。

在洛阳渐渐安定,三辅之地的世家也慢慢在朝中取得了一些地位。

一方面是因为秦王的确需要依靠他们,在三辅之地,一点也绕不开那些世家大族的支持,自然这些支持是需要代价的。在财物方面,三辅之地的那些世家大族可比凉州的边地武人有钱多了。

当然,秦王也可以依靠自己手上的“刀子”来获得三辅之地的世家大族支持,不过这样做的后果将会是非常严重的。

另外一方面,三辅之地的世家大族人脉或者说关系网非常的强大,作为一个关系社会,他们总是能够找到人来推荐他们,或者举个孝廉什么的,毕竟举贤不避亲。

再加上杨修和杜畿等人在很早的时候对于秦王的支持,这让那些三辅之地的世家在朝中获得了仅次于凉州人的地位。

等有了地位之后,那些三辅之地的世家子弟有些故态萌生了。

杨阜甚至举出了两个例子。

过去秦王曾经将祥瑞放在洛阳城外展出,之后秦王并没有将这些祥瑞收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