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京西郊,西山脚下,“格物院”
的琉璃瓦顶在晨光中闪耀着清冷的光泽。
主殿“明理堂”
后方,“百工坊”
区域已初具规模。
其中一座挂着“机括学堂”
匾额的新建工坊内,空气干燥,弥漫着新木料、金属和机油混合的气息。
宽大的工坊被分隔成数个区域:讲台区、绘图区、拆解区、组装区。
墙壁上悬挂着巨大的蒸汽机结构图、齿轮传动原理图、杠杆力学示意图。
靠墙的架子上,整齐摆放着各种金属零件、工具、测量仪器。
此刻,数十名身着靛蓝工装、年龄不一的学员,正端坐在绘图区的长桌前,神情专注,鸦雀无声。
讲台上,楚惜灵一身靛蓝工装,外罩素白罩衫,乌一丝不苟地绾在脑后,清冷的脸上无波无澜,目光沉静地扫过台下学员。
“今日,讲蒸汽机热功转换效率。”
楚惜灵声音清冷平稳,穿透工坊的寂静。
她转身,拿起一支炭笔,在身后巨大的黑板上写下标题。
板书工整清晰,如同印刷。
“热功转换,即热能转化为机械能之过程。”
她指尖划过蒸汽机结构图上的锅炉部分,“热能来源燃料燃烧加热锅炉水吸热汽化膨胀。”
“水蒸气压力推动活塞连曲轴曲轴带飞轮输出机械功。”
她的指尖随着讲解,精准地落在气缸、活塞、曲轴、飞轮的位置。
“然并非所有热能皆可转化为功。”
她转身,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能量流程图,“大部分热能散失于烟道废气锅炉散热气缸摩擦冷凝损失”
“故热效率等于有用功除以输入总热能。”
“提高效率途径”
她目光扫过台下,“其一优化锅炉保温减少散热。
其二改良冷凝回收余热。
其三减小摩擦精加工润滑。
其四提高蒸汽压力温度。”
她每讲一点,便在黑板上列出要点,并辅以简图说明。
讲解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语言精炼,没有一句废话。
学员们埋头疾书,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是工坊内唯一的声响。
“现有初号机实测热效率一成五。”
楚惜灵道,“目标三成。
如何达成。”
她停顿片刻,目光落在前排一名年轻学员身上:“张衡。”
被点名的学员立刻起身:“回楚师,学生以为,可尝试双层锅炉夹层填充硅藻土隔热。
另加装废气预热器预热进水回收余热。”
“硅藻土隔热系数几何。”
楚惜灵问。
“回楚师,硅藻土导热系数约零点零五瓦每米开尔文。”
张衡答。
“废气预热器设计要点。”
楚惜灵追问。
“需计算废气流量温度换热面积确保预热充分且不降低烟囱抽力。”
张衡答。
“善。”
楚惜灵微微颔,“课后绘制双层锅炉及预热器草图。
明日交。”
“是,楚师。”
张衡坐下,脸上带着一丝兴奋。
楚惜灵继续讲解其他提升效率的设想,并引导学员思考、提问。
她虽神色清冷,但解答问题耐心细致,对于学员提出的幼稚问题,也从不斥责,只是用更简洁的语言或示意图解释清楚。
她的课堂,如同精密的仪器,高效而有序。
午后,工坊转入实践区。
中央的宽大工作台上,放置着一台拆卸下来的小型蒸汽机模型,结构与“初号机”
类似,但尺寸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