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京的深冬,寒风凛冽,吹过朱雀大街的青石板路,卷起细碎的雪沫。
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洒下苍白的光线,为这座古老的都城镀上一层清冷的色泽。
林臻一身靛青素面锦缎常服,外罩玄色薄氅,未带仪仗,仅由两名气息内敛、身着便装的亲卫随行,缓步行走在熙攘的人流中。
他刻意收敛了周身那无形的威压,如同一个寻常的富家公子,目光沉静地扫视着这座他守护的城池,感受着新政推行下,市井间流淌的细微脉动。
穿过几条繁华的主街,转入东城。
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
与记忆中三年前那场大火后的焦土废墟截然不同,呈现在林臻眼前的,是一片规划整齐、气象崭新的居住区——兴化坊重建小区。
青灰色的五层砖混楼房整齐排列,如同沉默的卫士,矗立在冬日阳光下。
墙体由机制砖砌筑,勾缝平整,砂浆饱满,泛着坚实的光泽。
宽大明亮的玻璃窗镶嵌在墨绿色的窗框中,反射着清冷的天光。
楼顶铺设着特制的防水油毡,边缘砌筑着半人高的女儿墙,显得干净利落。
每栋楼前,都有一片方正的空地,栽种着耐寒的松柏和冬青,虽值深冬,依旧苍翠。
空地上,还设有石桌石凳,供人休憩。
林臻沿着宽阔的青石板主干道缓步前行。
路面洁净如洗,不见积雪污泥。
两侧设有砖砌的排水明沟,沟内水流清澈,无杂物淤塞。
每隔数十步,便放置着一个漆成绿色、带盖的木制垃圾桶,桶身上用端正的楷书写着“爱护坊市,垃圾入桶”
的标语。
“这位郎君,是来看房的吗?”
一位身着整洁棉袄、臂戴红袖章的老者迎面走来,脸上带着和善的笑容。
袖章上绣着“卫生纠察”
四个字。
“路过,看看。”
林臻颔。
“哦,那您可来对地方了。”
老者热情地介绍,“咱们兴化坊,可是帝京头一份的安居小区。
您瞧这楼,砖混结构,结实着呢,防火防震。
家家户户都有独立的厨卫,再也不用去公共澡堂排队了。
楼里有公共水房,定时供水。
屋顶还能晾晒衣物,方便得很。”
“租金贵吗?”
林臻问。
“不贵不贵。”
老者摆手,“府衙有规定,像我们这些老住户,租金按市价三成收。
像我这套一室一厅,每月才一百二十文。
比以前住棚户还便宜。
而且啊,”
他压低声音,带着一丝神秘,“府衙说了,只要按时交租,住满十年,这房子就能归咱们了。
只要象征性地付一两银子。”
“哦,那倒是不错。”
林臻道。
“可不是嘛。”
老者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住得舒心,心里也踏实。
您再瞧这环境,”
他指着洁净的路面,“每日有保洁员清扫,垃圾定点投放。
还有我们这些纠察,专管那些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的。
现在啊,大家伙儿都自觉了,环境好了,住着也舒坦。”
正说着,一个约莫七八岁的小男孩,手里捏着一块果核,蹦蹦跳跳地跑到一个垃圾桶旁,踮起脚尖,将果核投入桶内。
“阿宝真乖!”
老者扬声夸奖。
小男孩得意地拍拍手,跑开了。
“您看,连孩子都知道爱护环境了。”
老者笑道。
林臻微微颔,目光扫过洁净的街面和老者满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