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涟漪(2 / 2)

p>头版虽然没有陈默,但翻到教育版,那篇昨晚赶出的深度报道赫然在目。

醒目的标题和副标题,配合陈默领奖时略显沉静的照片,极具冲击力。

里面的文章详细描述了比赛竞争的激烈程度(唯一特奖)、陈默文章的立意深度(吴教授的评价被重点引用)、以及他作为高二学生的特殊性。

报道强调这是“罕见的天赋与扎实积累共同铸就的奇迹”

,“为无数热爱写作的少年树立了标杆”

这张报纸后来也被许多中学老师传阅,成为开学晨会讨论的热点。

而在网络世界,也有许多门户网站的教育频道都在头条位置上转载了《华夏青年报》的报道全文或者核心内容。

甚至有些标题更加吸引人眼球:

《震惊!

全国作文大赛唯一特奖!

竟被高二学生摘得!

北大宣布:直接录取!

《炸裂!

高二少年一文封神!

全国作文最高荣誉唯一得主!

北大连夜录取书!

《震惊!

高二学生竟震动文坛!

全国作文大赛唯一特奖诞生,北大直接抛出橄榄枝!

而在这些新闻的下方,评论区也迅热闹起来:

“卧槽!

高二?!

我高二还在为月考及格挣扎!”

“青川一中?临川的?厉害了,给我大临川争光!”

“这才是别人家的孩子!

智商情商双高,看照片还长得挺帅的!”

一些地方论坛,特别是临川省和青川市本地的论坛的论坛,“陈默”

、“北大保送”

直接成为热词,家乡的骄傲感溢于言表。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各级教育局和学校间飞传递。

临川省教育厅、青川市教育局的工作群里,喜报已经刷屏。

青川一中校长林哲生的电话快被打爆了,全是兄弟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祝贺电话。

林哲生一边接电话,一边笑得合不拢嘴,七十周年校庆的宣传册,已经在心里加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陈默对此浑然不知,他已经坐在了飞往鹭城的航班上。

巨大的空客a32o飞机在跑道上加,引擎出强劲的轰鸣,强烈的推背感传来。

飞机昂冲入云霄,穿过稀薄的云层。

陈默侧过头,看到身旁的叶妍也正望着窗外,阳光在她长长的睫毛上跳跃。

他们的手,不知何时又悄悄地握在了一起,放在中间的扶手上。

没有言语,只有掌心传递的温暖和那份共同经历风雨后、尘埃落定的平静与对未来的憧憬。

飞机的舷窗外,是渐渐远去的京城轮廓,而属于他们的未来,正随着这趟归程,驶向充满无限可能的远方。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